2005年,國家整體物價水平趨于平穩,其中糧價穩定是主因。但化肥等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普遍上漲,讓農民為此付出了相當的“代價”。2006年,農民們又會得到哪些實惠?他們將有哪些“盼”與“干”?
“農資價格別再漲了”
農資價格持續上漲,糧食價格穩中有降,在這一漲一降的過程中,抵消了很大一部分種糧直接補貼、降低農業稅等國家優惠政策給農民帶來的實惠。從河南商丘來京務工的張大宇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今年玉米收購價是每公斤0.8元,他家4畝玉米地,總收成2000多公斤,但除去化肥、澆水等成本后,家里將近2000元的收入已所剩無幾。小張的孩子明年就要上學了,面對著孩子每年500多元的學雜費,小張很發愁,打工掙的錢,也大部分寄回了家。像小張這樣的農民其實有很多,他們最為關注的就是明年農資的價格。
據記者了解,由于今年農資市場復合肥每百公斤上漲了近80元,尿素每百公斤上漲了40多元,鉀肥每百公斤上漲了80多元,灌溉用水、農用柴油等價格也不同程度地上漲。這樣算下來,農民每畝種糧成本就已上升了100元以上。因此,雖然中央增加了種糧直補,但農民得到的各種政策好處,卻著實因各類農資漲價沖銷了不少。
對于明年春耕,國家已經采取了化肥淡季儲備政策,國內各銀行都積極為化肥儲備提供信貸支持,化肥市場有望迎來一個貨源充足、價格穩定的良好局面。同時,國家也將通過對農資生產、流通、使用等每個環節的監管、疏通,保證農民增收不打折扣。
“村里路能修好就方便了”
農村基礎設施落后是造成農民增收難的一個重要因素。家住河北省邯鄲市呂村的來京務工人員王海明告訴記者,家里一直都想搞個果園,但由于離城市較遠,運輸起來并不方便。指著前面施工的大土坑,王海明無奈地說:“村里的路上有很多像這樣的大坑,即使運個水果,沒出村,也顛得不成樣子了。”
2005年,中央下發的“一號文件”中,適當調整了對農業和農村的投資結構,增加支持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但由于取消了農業稅,許多鄉鎮政府財政減少,上級政府的轉移支付僅僅能保證干部工資和日常的辦公經費,“入不敷出”的現狀讓這些“父母官們”在面對諸如修路等公共設施建設問題上犯了愁。在一些鄉鎮里,由資金“缺口”所帶來的路無人修或只修不養等現象表現很突出,一些鄉鎮政府不得已再向農民伸手。
2006年,作為“重頭戲”的新農村建設,對鄉鎮道路建設、通信、電網等各項建設,國家將在資金和政策上予以傾斜。前不久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反復強調,明年和今后幾年要進一步調整投資方向,加大對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隨著這一政策的強力推行,農民們將切實感受到生活中令人驚喜的變化。
“明年還來城里打工”
進入冬閑,一些農民開始成批來到城市打工。王海明告訴記者,和他一起來京打工的村里人一共有15個,都與他在一個工地上,一個月1000元的工資還是讓他們很滿意的。現在國家要求給農民工上保險,公司已經與每個人簽了合同、上了保險,現在干起活來覺得很安心。“年底的工資能拿到手嗎?”記者問。王海明說,“能拿到手,有合同保障呢,即使拿不到,還有法律保護我們呢。”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司法機關已聯合各省市地方司法機關、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設立了一批法律援助機構,積極為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提供及時有效的法律援助。國家建設部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明年將加大整治拖欠工資力度,為更多進城務工人員建立起工資正常增長和調整機制,從根本上保障農民工的收入分配權益。而前不久,北京市建委某負責人在施工現場承諾的“春節前農民工工資要100%兌現”,更是給像王海明這樣身處異鄉的打工者們吃了顆“定心丸”。
“明年,我打算3月就來,干滿一年,到時,除了孩子上學,家里的房子也能再翻翻新。”王海明的心里也開始盤算起自己的“小九九”…………
( 來源:中國特產報 作者:安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