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山東萊蕪市一些農村看到這樣一件新鮮事:農民打農藥時容易發生藥液外溢,輕者皮膚紅腫瘙癢,重者造成中毒,農民就用化肥袋做防護。具體做法是在化肥袋正中畫一直線,從袋口沿線剪至袋底,再用剪刀挖一圓洞即成領口,再在兩邊各剪一圓洞即成袖口,在前面開口處釘上帶子或扣子就做成一件簡易坎肩。雨天穿上它戴上草帽還可以當雨衣。聽說蒜區蒜農有早起打蒜苔的習慣,早晨露水重時還可以用化肥袋做'衩褲',穿上既可防濕又可保暖。
看到此情此景,筆者不由得替我們的農化企業惋惜。這樣既能為農服務,又能傳播產品、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的載體,農化企業為何沒有為農民提供呢?如果農化企業制作這樣一批印有企業品牌標識、產品介紹等內容的防護衣,按農民購買本企業產品數量贈送給農民,在施肥、打藥旺季農民都穿上這樣的防護服,那真是一道亮麗的品牌文化風景線。說實話,這比砸下巨資把產品廣告打進央視黃金時段,推廣活動開到人民大會堂的效果一點不差呀!
其實,農民的需求很多,除需要施肥打藥時的防護衣,還需要遮陽傘、遮陽帽、水壺、施肥用的臉盆、勺子,(因為農民施肥時都用洗臉盆甚至面盆、做飯用的勺子)、刻有刻度兌藥用的杯子以及其他防護用品,這都值得企業大做文章,多花心思。農化企業制作一些既能豐富主導產品內涵、又能作為宣傳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忠誠度載體的配套產品,不僅體現企業對農民責任關懷的人文情結,而且還是企業競爭的需要——誰真正能滿足農民的需求,誰才能取勝。比如,據農民反映,眼下農作物從種到收,下種有播種機、澆地有抽水機、打藥有噴霧機、收獲有聯合收割機,就是施肥沒有'機',每到農作物施肥時,有的用人工使鎬一個一個地搗坑,點上肥料再用腳一個一個地踏實;有的用耕牛在莊稼地里犁上一道溝,再用人工撒上肥料覆蓋上土;先進一點的就是用大牲畜拉著小耬順著地壟播肥料;有的為圖省事,干脆把肥料撒在大田里。這不僅費時費工,增加勞動強度,還會影響肥效的發揮。所以,農民急切盼望機械施肥機滿足當前機械化種地的需要。但很多農化企業的服務僅停留在'一張桌子、幾條凳子、一列車隊、發發宣傳單、放放錄像帶'上。這種農化服務顯然與農民的需求相差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