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資料:天脊煤化工集團公司是1997年由原山西化肥廠整體改制而成,是我國第一個以煤為原料生產高濃度復合肥的大型現代化企業,也是我國目前生產規模最大、市場占有率最高的高效復合肥生產基地。其主導產品天脊牌硝酸磷肥在全國同行業惟一擁有“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兩項桂冠,同時也是國家免檢產品。2004年與2005年兩次進入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行列,其品牌價值現為23.67億元。
天脊集團是一個與農業、農民息息相關的企業。自1987年9月生產出我國第一袋硝酸磷肥起,生產最好的化肥,為農民服務,就成為天脊人的追求。
中國磷復肥協會最新資料表明,天脊牌硝酸磷肥已占據了國內同類產品90%以上的市場份額,成為全國億萬農民朋友信賴的品牌。
天脊集團董事長李中華說,“今后,天脊與國際品牌競爭的目標是——挺起民族化肥工業的脊梁,打造國內同行業第一品牌。”
采訪中,就天脊的品牌之路,李中華談了很多,但其中三個小故事頗能說明問題。
故事一:0.2%的誤差
2002年7月,夏播季節。全國化肥市場異常火爆,產品供不應求,天脊集團的廠門口,每天都有幾十輛車等著拉化肥。就在這當口,質檢部門發現一個批次5000噸化肥成品氮磷含量不合格。
硝酸磷肥的國家標準是氮磷含量不低于36%,而天脊制定的企業標準是不低于38%。經檢驗,該批次化肥氮磷含量指標比企業標準低了0.2%,是當班工人操作控制儀表出現偏差造成的。按理說,這么小的誤差,肥效也沒有太大影響。為這事,天脊專門開了一個管理層會議。有人說,化肥這么緊俏,向貨主說明情況賣了算了;還有人提議,規定地域就近銷售,給企業減少損失。會議最終決定:全部回爐。
當時,許多人不理解,0.2%與幾百萬元到底哪個重要?李中華打了個比喻,“企業產品信用就像千里長堤,0.2%的誤差就如同大堤上的蟻穴,如果企業放任這些小問題,就等于自取滅亡。”
故事之外:天脊集團自創牌伊始,就秉持“質量至上”的理念,嚴把原材料入口、工藝操作、過程控制和產品出口四個關口,保證每一個環節不出錯,產品質量大幅度提高:硝酸磷肥出廠合格率始終保持100%,一級品率平均達75%以上;硝銨出廠合格率100%,一級品率達99.8%。
故事二:董事長辦公桌上的紅薯
在李中華的辦公桌上,擺放著一個碩大的紅薯。李中華說,這是河南的紅薯大王送的,他是我們產品的忠實用戶。每年紅薯收獲的季節,他都會把地里最大的紅薯送來表示謝意。
紅薯大王叫趙志林,他在洛陽市白沙鄉承包了上千畝地種植紅薯,并經營紅薯深加工。2000年以前,他用的化肥是其他企業的產品。2000年,天脊集團在河南等省開展千村萬戶“科普行”活動,企業技術、銷售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進村到戶給農民進行技術指導,科學種田,平衡施肥,配方施肥,測土配肥逐步被廣大農民所接受。趙志林開始改用“天脊牌”硝酸磷肥,他發現,硝酸磷肥微量元素含量高,不板結土壤,具有速效緩釋兩種作用。當年紅薯畝產就提高了20%,最大的一窩紅薯重達7.5公斤。
之后,天脊的技術人員每年都會定時對他進行施肥指導。目前,趙志林的紅薯總產量已由過去的7000噸增長到3萬噸,在他的示范作用下,周圍縣、鄉、村的農民都使用上了“天脊牌”硝酸磷肥。
故事之外:在構筑農化服務體系中,天脊在全國同行業中率先建立國家級“農化服務中心”,并在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建立了5個農化服務中心,并開展了萬人培訓、萬戶萬畝實驗示范和送溫暖百萬家促銷三大工程。天脊集團已在全國建立起35個服務分公司,擁有8000多個基層鄉鎮服務網點,產品除西藏、港、澳、臺外,全部覆蓋。
故事三:2000萬治理微量有害氣體
天脊廠區所在地,樹木蔥蘢,花草繁盛。近兩年來,企業廢水達到了零排放,實現了循環利用;硝酸磷肥生產過程中形成的碳酸鈣渣成了水泥原料,沼氣爐、鍋爐形成的廢灰廢渣用做水泥原料和爐渣磚、墻體磚的原料;在廢氣治理上,鍋爐煙經過靜電除塵不再往天上排,復合肥煙囪也已符合國家環保達標排放標準。曾在試車期間來過天脊的德國技術人員前后對比,發出了由衷的贊嘆。
但是,周邊的老百姓還是不滿意,因為他們還時不時能聞到復合肥煙囪排放的氣味。對此,企業著手技術攻關,并計劃投資2000萬元進行治理。很多人認為廢水、廢渣治理后循環利用給企業帶來了經濟效益,而用2000萬治理業已達標的廢氣中的微量有害氣體,企業收不到一分錢的經濟效益,不值!李中華認為,作為品牌企業,應該有更強的社會責任感,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應綜合考慮經濟、環保、社會效益“三位一體”。
故事之外:1999年,天脊在同行業率先通過了IS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0年又通過了IS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以及國家計量體系認證和國家實驗室認可;目前,正在爭取通過ISO18000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環保、安全意識的提升,使得天脊逐步走向了品牌企業“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