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上游菌源地小麥條銹病發生情況及我省近期調查情況,結合小麥品種及氣象條件綜合分析,預計今年我省小麥條銹病大范圍擴散流行的風險明顯加大,尤其是魯西南、魯南局部地塊可能重度流行。
主要預報依據
(一)上游菌源地菌源基數異常偏高
據全國農技中心通報,截止3月25日已在江漢、江淮、黃淮南部和西南麥區11個省(市)375個縣(市、區)見病,發生面積1327萬畝,同比增加3.2倍,比近10年最重的2017年同期增加44.8%,比一周前增加29.1%。小麥條銹病在東部主產麥區北擴東移的速度明顯加快,對黃淮和華北麥區小麥安全的威脅加大。臨近我省的河南省已有12市62個縣(區)發生,累計發生面積已超過140萬畝,河南南部地區已進入流行期,為我省發生流行提供充足的有效菌源,
(二)我省見病期明顯提前
4月6日,魚臺縣查見小麥條銹病,發病中心面積15平方米,病葉率平均4.6%,最高15.8%,品種為淮麥33。見病時間比大面積流行發生的2017年早14天,較常年早1個月左右,是建國以來見病最早的一年。當前我省小麥正處拔節期,后期病害發展擴散空間較大,危害時間充裕。
(三)氣象條件有利
4月至5月份,天氣條件總體適合小麥條銹病侵染擴展。據氣象預報,我省4月8日~10日將有一次較大范圍的降雨過程,降雨前近地面以3~4級南風為主,對小麥條銹病的擴散流行較為有利。
(四)感病品種較多
從主栽品種抗病性及布局來看,目前我省小麥主栽品種中條銹病感病品種較多:泰農18、煙農999為高感;山農29、煙農5158、濟麥22、泰科麥33、青豐1號等為中感。
各地務必高度重視,進一步加強田間監測,安裝孢子捕捉儀的監測站(點),要立即開啟使用,及時監測條銹病菌孢子量,同時搞好大田普查。全面落實“帶藥偵查、打點保面”防控策略,采取“發現一點、防治一片”的預防措施,及時封鎖控制發病中心,嚴防病情擴散流行。
農業廳測報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