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土壤質量健康和農產品安全問題決定了我國比任何國家都需要發展和使用微生物肥料產品。預計到‘十三五’末,中國微生物肥料年產量將比現在翻一番,達到3000萬噸左右。”這是記者在北京召開的2018世界微生物技術大會上獲得的消息。
中國微生物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鄧子新院士認為,以DNA為基礎的生命科學為人類認識微生物和利用微生物打開一扇大門,農業生物技術將在生物煉化、生物能源、農業生態環境修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微生物肥料也將為解決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問題做出重要貢獻。
農業農村部全國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李榮處長表示,當前我國耕地質量主要存在耕地基礎地力不足、土壤養分嚴重失衡、土壤生態功能退化嚴重、土壤污染日趨加劇等四大問題。未來要構建健康的土壤,建議除了發展緩控釋、微生物、水溶性等新型肥料外,更要注重有機肥料與化肥的配合使用,尤其是要把發展有機肥料納入到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規劃中,建立統一的環保設施投入資金籌措機制,逐步推動農村秸稈、畜禽糞便生活垃圾等廢棄物堆肥處理與肥料化設施建設與運營。要實施“以無補有”政策,采取化肥從量計征稅費發展有機肥料的方式,適當提高化肥的零售價格,抑制農民超量施用行為。所征稅費用于發展有機肥料的基金,補貼有機肥生產、儲運和施用。
農業農村部微生物菌劑及食用菌質量檢測中心主任李俊表示,目前我國微生物肥料企業總數達到1500家以上,年產量1600萬噸、產值300億元,登記產品數量5967個,使用面積超過3億畝。他強調:“要解決土壤的質量健康、肥料有效性及其利用率、農產品的質量安全,離不開微生物,必須研發和應用微生物肥料。2020年中國微生物肥料年產量將達到3000萬噸。”
作為本次大會的主辦方,北京航天恒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技術總監劉海明認為,要借助物聯網、大數據和區塊鏈技術,打造“微生物+”生態系統,促進微生物與肥料、農藥、單質元素、礦渣廢棄物、工業廢棄物、有機廢棄物耦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