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正在開打的化肥市場秋銷大戰,就筆者目力所及,今年至少有兩大變化:一是啟動時間比往年早,二是風向標型企業扎堆推出改良土壤類產品。
從化肥工業誕生之日起,不斷追求更高含量是技術創新的主流方向,農民購買化肥也是以養分多少作為衡量價格的依據。如今,大企業紛紛在化肥增效和土壤修復上做文章,養分高低已不再是市場競爭的籌碼。很多人不免困惑:“賣養分”的時代真的已經過去了嗎?
甲方:“賣養分”模式要踩剎車
“賣養分”的時代正在終結,它意味著化肥的角色和定位已經發生重大變化,化肥不能僅僅止步于糧食的“糧食”,還要在未來重點發展的綠色農業中擔負起新使命。
在這一重大變化背后,存在兩大休戚相關的背景。第一,我們正在由溫飽農業向品質農業邁進,化肥不但要繼續擔負讓中國人“吃得飽”的責任,還要讓中國人“吃得好”、“吃得健康”;第二,化肥作為農業的外源性投入品,不但要繼續擔負起中國糧食安全的重任,還要盡可能減少環境負面效應,保護生態安全。
換言之,在產量為綱的年代,化肥行業的最高使命是要為增產服務,高養分意味著高產量;而在消費升級的當下,化肥行業有了3重使命,既要增產,還要品質,更要環境,3者同等重要。
從實際情況看,化肥行業發展的不平衡和產品結構的不均衡,加之不合理使用,確實帶來了農產品品質下降和對環境的破壞等一系列弊端。而且,值得指出的是,化肥作為資源能源型產品,依靠化肥大量投入而獲得的糧食高產不可持續。在這種背景下,對化肥行業長期形成的“賣養分”模式踩一踩剎車是完全有必要的。
中國化肥工業從上世紀30年代起步,到2005年,我們實現了化學肥料的自給自足。在養分供應已經不再構成農業生產短板的背景下,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制造更具科技含量的生態型肥料,將是化肥行業未來的主戰場,潛力巨大。龍頭企業圍繞減肥增效和土壤改良研發推廣新產品,開了個好頭,我們為此點贊。
乙方:警惕把化肥“神化”
當下,化肥市場最大的亂象就是,把原本技術已經相當成熟的化肥賦予各種功能,普通的化肥大有成為“萬能膏藥”的趨勢,不僅能增產,還能治病,無所不能。化肥最核心的功能還是提供植物所需要的養分,把化肥“神化”,附加功能太多,和把化肥的妖魔化一樣,都不可取。
一者,從化肥工業誕生至今,其最大的貢獻是解決了日益膨脹的人口對食物的需求。有學者評價,僅氮肥生產和使用一項,養活了地球上約48%的人口。研究表明,中國糧食生產對肥料的依賴程度達55%以上。化肥的使用,每年可以多生產3.3億噸的糧食。從未來看,饑餓和貧困仍然是人類長期的挑戰,化肥當中的養分對糧食增產的作用不能被忽視,這仍將是化肥這個產業最大的價值所在。
二者,化肥本身無害,當下所造成的環境和作物品質問題,更多源于不合理使用。化肥的本質是給作物提供優質高效的植物營養,對農產品來講,它是無毒無害無殘留的。把化肥和農藥、抗生素、激素等同起來,這是不科學的。不僅如此,正是因為化肥的大量使用而提高了單產,才讓土壤的生產壓力減小,才有能力實現退耕還草還林。
三者,這世界上沒有萬能的靈丹妙藥,讓化肥承載太多的功能,事實上是做不到的。化肥造成的負面效應,除了本身的產品創新,更多地還是要依靠其他手段,比如發展有機肥、推廣科學施肥技術等。
總之,“賣養分”本身并沒有錯,反而是那種把化肥功能無限夸大帶來的炒概念和無序競爭問題,值得行業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