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之前曾對今年的尿素市場進行了詳細的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氣荒造成的尿素供應減量和出口的減少相接近,尿素真正的缺口是2017年結轉到2018年的社會庫存比2016年結轉到2017年的社會庫存至少低200萬噸以上。
坦誠地說,尿素的社會庫存數據統計是個難題,任何的數據都很難被人采信,筆者又憑什么信誓旦旦地說社會庫存大幅下降呢?筆者從四個角度來互相驗證:一是表觀消費量下降和玉米種植面積下降減少的需求評估(之前已分析,這里不做贅述);二是市場價格走勢的對比(2016年尿素整體疲軟,價格持續下行,證明供應寬松;2017年尿素價格漲價時間廠,跌價時間短,證明供應偏緊);三是2017年第四季度漲價早,漲價快,經銷商很難跟進,社會庫存低符合邏輯;四是眾所周知的庫存減少:2016年12月份尿素港口庫存130多萬噸,中煤鄂爾多斯庫存約40萬噸,2017年12月份的數據分別為30多萬噸和零庫存,僅此兩項就減少了尿素庫存約140萬噸(正是因為去年港存尿素的回流,抑制了6、7月份尿素的上漲),因此筆者判斷社會結轉庫存少了200萬噸以上是可以站住腳的。
要彌補這200萬噸的缺口并不是短期可以做到的事,因此筆者多次呼吁,要防止氣荒變成“肥荒”,保供刻不容緩。事實上,這個判斷也達到了政府的回應:發改委三次出面協調相關部門,對化肥保供做出了全方位的部署,具體措施包括環保不限產、銀行加大對化肥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原料和鐵路運力化肥行業優先,淡儲分成兩批進行,以避免抬高價格;農業部第一場新聞發布會也認為今年可能出現局部化肥供應緊張的問題;氣頭企業都做好了隨時開車的準備;氮協呼吁尿素企業盡量不集港。綜合看,今年的保供措施最早、最全面、最周到,似乎保供不成問題,但很遺憾,碰到了極寒天氣,使得煤、電、氣、運全面緊張。雖然近期氣頭開始復產,但從各網站統計的尿素行業開工率來看,至今為止,保供措施效果并不明顯。
正如筆者之前提到的那樣,政府在當前情況下做了最大的努力,說明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但保民生是緊急而且重要,;适侵匾痪o急,因此保民生用氣是理所當然的事。時間已到2月下旬,短期社會庫存還能在一段時間內抑制價格的上漲,但隨著全面用肥的開始,后期的尿素保供形勢異常嚴峻。
有人會說,后期全力保證氣頭尿素的原料供應和環保不限產,不就可以增加供應了嗎?筆者認為這同去年相比,只是存量不減少,但并不帶來增量。
有人會說,可通過進口來彌補不足,筆者認為可能性也不大。中國在兩年的時間內,實現了從大量出口到零出口的轉變,注定了國際市場沒有足夠的量來供應中國(二、三十萬噸的進口只是杯水車薪),同時,進口只會拉高國際價格,降低國內價格,使得出口又變成可能,因此也很難帶來增量(當初筆者呼吁出口加稅,正是這個原因)。
煤炭調控的實例告訴我們,雖然大型煤企帶頭降價,但在沒有增量的情況下,效果并不好。要想帶來尿素的增量,只能指望國內生產企業多產尿素,具體措施一是強調尿素企業要樹立大局意識,保尿素生產,壓其它化工產品產量;二是給企業一個合理的利潤空間,調動企業生產尿素的積極性?紤]到企業成本不斷上漲、同其它化工產品的利潤比較和氣頭生產企業一年停產一個季度的事實,結合農民的承受能力,筆者認為春季尿素山東出廠在2100--2200元/噸之間是合理的價格,在這個區間,應盡量減少政策的干預,從而最大程度地增加尿素的供應,緩解尿素供應緊張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