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病蟲越冬基數、品種布局、歷史蟲情和氣象預報資料等綜合分析,預計2018年我市糧經作物主要病蟲害總體為偏輕發生,蟲害重于病害,發生總面積約389萬畝次。受種植結構調整的影響,小麥病蟲發生面積明顯減少。
一、發生趨勢
(一)小麥病蟲
總體為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為32萬畝次,蟲害重于病害,主要病蟲害種類有小麥白粉病、蚜蟲、吸漿蟲等。
1.白粉病 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3.4萬畝。主要發生區為房山、順義、大興、通州、密云等區,其中農大211、農大175、京9428等品種易感病。
2.蚜蟲 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13.6萬畝。在全市小麥產區普遍發生,其中以穗蚜為害為主。
3.吸漿蟲 輕發生,發生面積約4.1萬畝,主要發生在順義、通州、房山、大興等小麥主產區。
4.地下害蟲 大部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2.2萬畝。其中前茬是豆類、花生及保護性耕作的地塊蟲量偏高,發生較重。
5.其他病蟲:散黑穗病、葉銹病、病毒病、紅蜘蛛等病蟲輕發生,發生面積約8萬畝,蘋毛麗金龜在部分區縣零星發生。
(二)玉米病蟲
總體為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為345萬畝次,蟲害重于病害。常發害蟲有玉米螟、粘蟲、玉米蚜、褐足角胸肖葉甲等;常發病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紋枯病、彎孢葉斑病等。另外,夏玉米大喇叭期應注意監測谷子小長蝽的發生動態。
1.玉米螟等鉆蛀性害蟲 偏輕至中等程度發生,發生面積約87萬畝次。一代玉米螟輕發生,二、三代玉米螟偏輕至中等程度發生。
2.粘蟲 總體偏輕發生,存在成蟲集中遷入的可能,二、三代粘蟲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25萬畝。
3.土蝗 在延慶、密云、懷柔、平谷庫區及周邊地區輕發生, 發生程度接近常年,發生面積約 1 萬畝。
4.其他害蟲 偏輕發生,發生面積102萬畝。苗期蟲害主要有薊馬、蚜蟲、褐足角胸肖葉甲、谷子小長蝽,中后期蟲害主要有桃蛀螟、棉鈴蟲。
5.玉米病害 大部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130萬畝次。春玉米種植區主要以大(小)斑病、絲黑穗病、瘤黑粉病、紋枯病、褐斑病為主;夏玉米種植區主要以大(小)斑病、彎孢葉斑病、褐斑病、紋枯病為主。
(三)甘薯病蟲害
總體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1.5萬畝,其中根腐病偏輕發生,在大興局部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 0.2萬畝;病毒病偏輕發生,發生面積 0.5 萬畝;莖線蟲病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 0.5萬畝;黑斑病輕發生,發生面積約 0.1 萬畝;各類蟲害輕發生,發生面積0.2萬畝。
(四)花生病蟲害
總體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10.5萬畝,其中蚜蟲輕發生,發生面積約 2 萬畝;地下害蟲偏輕發生,發生面積約4.5萬畝;棉鈴蟲偏輕發生,發生面積2萬畝;葉斑病偏輕發生,局部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 2 萬畝。
二、預報依據
(一)病蟲越冬基數偏低
蚜蟲 越冬基數比常年平均值略偏低。據各區監測點對病蟲越冬基數調查,麥蚜平均百株蚜量6.9頭,低于近10年平均值(11.4頭),明顯高于上年平均值(0.9頭),平谷、密云、通州的越冬基數相對較高,最高百株蚜量分別為51頭、61頭、74頭;小麥吸漿蟲 越冬基數比常年和上年偏低。冬前調查,平均每樣方蟲量0.3頭,比常年(20.9頭/樣方)和上年(0.8頭/樣方)平均值明顯偏低。其中,大興蟲量相對較高,平均每樣方蟲量2.4頭,最高蟲量每樣方4頭;地下害蟲 被害率較低,全市平均被害率0.08%,蟲口基數比常年偏低,越冬基數調查,平均蟲量為0.4頭/平米,最高4頭/平米,比常年平均值偏低,與上年持平,房山、通州蟲量相對較高;小麥白粉病、葉銹病 未查到田間病株。
玉米螟越冬基數比常年偏低 玉米螟 越冬基數比常年偏低,平均百稈活蟲量4.6頭,比常年平均值18.3頭和上年平均值5.5頭偏低。其中:順義蟲量偏高,百稈活蟲量最高達32頭。
(二)寄主作物有利于病蟲發生
小麥 主栽品種有農大211、農大212、中麥175、輪選987、京冬22、京生麥1號等,除輪選 987 對白粉和條銹病的抗性較好,大部分品種對白粉病、銹病、吸漿蟲等病蟲抗性不強。秋季調查冬小麥苗情,一類苗占61%,二類苗占28%,三類苗占11%,總體來看,冬前群體接近常年,明顯好于去年,目前長勢較好。
玉米 品種總體抗病性不強,易感玉米葉斑病等病害。
(三)氣候條件不利于病蟲越冬
氣象監測顯示,截止目前,北京大部分地區已經連續90余天無有效降水,1月22日,最低氣溫為-16℃,接近歷史極值。氣溫偏低、降水顯著偏少不利于病蟲害越冬。氣象部門預計 ,2018年春季(3~5月)本市大部分地區降水量為50~70毫米,比常年同期略偏少,平均氣溫為13~14℃,比常年同期(13.0℃)略偏高,氣象因素對病蟲害發生無不利影響。(測報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