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向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反映情況,希望共同向有關管理部門建議,推動國家將“氣頭”氮肥作為天然氣調峰重要手段和工具。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高力指出,我國天然氣消費存在巨大的峰谷差,一、四季度是每年用氣高峰,但儲氣庫等設施極為短缺,調峰能力不足。而新建儲氣庫投資大、耗時長。比如,港華金壇鹽穴儲氣庫項目投資10多億元,淮安鹽穴儲氣庫項目總投資50億元,中國石化文23儲氣庫投資超過了100億元,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相國寺儲氣庫項目總投資達到144億元。如果將現成的“氣頭”氮肥企業作為調峰工具,可以不用新建很多儲氣庫,且不存在儲氣庫氣源損耗問題。
高力介紹,我國天然氣資源短缺,多年來氣價持續上漲。在優先保障民用政策下,氣缺價高使“氣頭”氮肥企業競爭力低于國外同行,也低于國內“煤頭”企業,近年來一直處于萎縮狀態。2017年,全國又有遼河化肥和滄州大化兩套大型“氣頭”氮肥裝置宣布退出。截至目前,全國還能保持季節性開工生產的“氣頭”氮肥企業僅有海南富島、遼寧錦西、云天化、瀘天化、重慶建峰、中原大化、四川美豐以及新疆、內蒙古、青海、寧夏、黑龍江等地的十余家企業,這些企業大多靠近國內主力產氣區,或者有產供氣企業作后盾,或鄰近氣源質量較差,無法做民用氣。
日前的“氣荒”讓“氣頭”氮肥企業受到更大沖擊。高力告訴記者,西南地區“氣頭”氮肥企業大面積斷氣停產,目前開工率僅有15%左右。供應水平驟降,致使合成氨價格迅速向上沖破4000元/噸,創全國之最。氮肥生產企業將合成氨直接外銷,用于生產尿素的合成氨就更少。這樣一來,西南地區將出現區域性氮肥供應短缺,春耕用肥堪憂。
高力表示,在當前形勢下,我國“氣頭”氮肥產業存在全軍覆滅的危險。事實上,這部分企業都是大浪淘沙剩下來的優質資產,完全可以也應該讓其生存下來。在2017年二、三季度用氣寬松時段,在產“氣頭”氮肥企業幾乎滿產,日耗天然氣4000萬立方米,消納了全國10%以上的富余氣源,發揮了突出的調峰作用。如果沒有這些企業,意味著國家需要新建多個大規模儲氣庫。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希望,國家重視“氣頭”氮肥產業的調峰功能,并從政策上給予支持。具體措施上,可以支持采供氣兩大巨頭中石油、中石化對“氣頭”氮肥企業給予調峰優惠氣價,在業績考核和利潤核算時對兩大巨頭予以相應補助。此前,國家政策規定對承擔調峰功能的企業給予優惠,但一直沒有真正落實。
對此,石化聯合會高度重視,提出將協同考慮論證,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