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信部就《肥料分級及要求》國家強制性標準征求意見,不出意外,這一標準很快會頒布實施。新的標準將肥料分為生態級、農田級和園林級,進行了諸多約束性規定。當前,肥料產品創新如火如荼,但一些人也對此質疑,肥料創新是否該剎剎車了?
甲方肥料創新應踩剎車
肥料創新原本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情,但在中國當下的肥料行業,這個問題必須具體分析。概括地說,創新有兩種導向,一種是以營銷為導向的創新,比如換換包裝、起個名字、加點噱頭,這是為了滿足市場差異化營銷的需要,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另一種是以作物為導向的創新,根據作物養分需求特點,結合當地土壤、氣候和種植習慣,有針對性地研發新產品,這是真正的創新。
我們得承認,以營銷為導向的創新還在大行其道。要證明這一點,不必從技術的角度去判定。我們只要環顧市場,就不難發現:生產企業年年推新品、年年換包裝,試問肥料技術進步真的有這么快?恐怕未必;農民也很少對某個品牌忠誠無二,這不是農民喜新厭舊,而是因為所謂的新產品并沒有給莊稼帶來高收成。有些人動輒把科技素質差的帽子扣在農民頭上,其實,這里面有相當的原因是,新型肥料廣告宣傳被吹得神乎其神,但到了地里就露餡兒了,農民不停地換產品,正是體現了對所謂的新產品的不信任。
當前,中國肥料行業確實存在過度創新的苗頭。氮磷鉀化學肥料制造工藝早已是一門成熟的技術,但今天的肥料企業通過二次加工和輔助各種增效技術,把簡單的化肥弄得極其復雜,不僅農民云里霧里,連很多資深的肥料專家也直呼看不懂。反觀美國,肥料種類比中國簡單得多,基本上以氮磷鉀原料肥為主。30年前,美國也是發展復合肥,但近30年來,美國采用了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及社會化服務以后,一改過去復合肥的發展,走上了農化服務加散裝摻混肥(BB肥)的道路。
肥料過度創新正在誤導一個行業的方向,肥料分級標準的出臺,相當于給肥料創新劃定了一個負面清單,踩了一把剎車,上了一道綠色防火墻,所以我們應該點贊。
乙方新興產業要加油門
肥料創新雖然存在虛火,但不能一概抹殺,整體上,中國肥料企業在創新主線上是正確的,這就是圍繞綠色農業做文章,這也是全球共同的潮流。
在中國,發展新型肥料是有著明確的政府背書和政策文件支撐的,從根源上講,這是中國的國情農情所致。
美國是現代大農業的代表,大農業適宜規模化、機械化和精準化作業,由此帶來的肥料需求是不一樣的。一則,從規模化而言,美國不需要像中國一樣,大量生產小包裝肥料,而是采取噸袋噸桶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規模化生產和使用,肥料的品牌意識被大大弱化;二則,從機械化和精準化而言,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因為采取機器施肥,可以實現肥料深施和少量多次施肥,不需要像中國一樣通過各種復合、增效,通過技術和產品的技物結合,給農民提供傻瓜式的產品,實現相對科學的施肥。
顯然,這是兩種不同的發展方向。我們不能用美國的模式來套中國的農情。鑒于中國小農經濟仍將長期存在,以技物結合為特點的各種復合肥仍將擁有旺盛的生命力,在普通復合肥上進行各種增效,實現各種附加功能,這個創新的空間還很大,肥料企業仍需努力。
一個新興產業在萌芽、發展和成熟的生命周期里,在某一個階段出現創新偏差,是可以被理解的,所有的創新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承擔試錯的成本。肥料分級標準的出臺,更不是給創新踩剎車,而是讓新型肥料發展更有規可循。
因此,我們決不能以當前新型肥料領域存在的一些問題,而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發展更高效更環保的新型肥料,不僅不應踩剎車,還要加油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