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虧損面仍達20.7% 煤炭行業發展不平衡問題突出
發改委組合拳引煤價下行至合理區間
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效果,但全國煤炭產能過剩的態勢并沒有根本改變,煤炭行業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十分突出,行業虧損面仍有20.7%,企業扭虧尚未脫困的現象比較普遍。這是在11月21日2018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會長王顯政對當前中國煤炭行業形勢的判斷。
在此之下,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認為,全面提高供給體系質量是煤炭去產能的主基調,要從總量去產能轉變為結構去產能,保證先進產能有序地增,落后產能盡快地退。目前,市場煤價還處于相對高位,政府相關部門將繼續通過綜合措施,引導煤價下行并處于合理區間。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全國煤炭產量28.53億噸,同比增長4.8%;煤炭凈進口2.2億噸,同比增長12.8%;全社會煤炭庫存減少1億噸以上;初步測算,全國煤炭消費量32.6億噸左右,同比增長3.7%;在全國煤炭產量增加、價格回升的基礎上,今年前9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01萬億元;90家大型煤炭企業利潤總額(含非煤)1041億元。
“供需總體是平衡的。”連維良指出,但受諸多因素影響,特別是歷史積累的違法違規問題,制約了產能釋放,局部地區出現煤炭供應偏緊、價格波動的情況。隨著優質產能釋放、加大運輸等措施的落實,煤炭的產量、運量和庫存量明顯增加,當前煤價在向合理區間下行。
機構數據顯示,截至11月14日,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77元/噸,環比下降1元/噸,指數連續六期下降,累計跌幅9元/噸。
“煤價處于高位既不利于落后產能退出,也不利于全社會用能成本下降,更不利于上下游的協同。”連維良要求全面提高煤炭供給質量,引導煤價處于合理區間,早簽、多簽、簽實中長期合同,科學有序推進去產能、煤電聯營、兼并重組,構建行業持續發展長效機制。
王顯政也表示,在90家大型煤炭企業利潤中,前10家利潤833億元,占80%,大多數企業仍處于微利和虧損的邊緣,資金鏈緊張、債務負擔重、人員安置等問題依然突出;部分老國有企業減發職工工資、拖欠社保基金、稅費、采掘關系失衡、減少安全投入等問題依然存在。
部分市場人士擔心,持續加大煤炭優質產能釋放會不會出現新的產能過剩。對此,連維良表示,增減掛鉤指標交易、最高最低庫存制度等一系列長效機制的建立,能夠有效防范產能過剩,防范煤價跌出合理區間下限。2018年煤炭供應總體是充裕的,這是煤價處于合理區間的基礎。目前全國煤炭總規模為52億噸左右,扣除基建和技改煤礦,有效產能在40億噸以上,加上明年新出產量和一定數量的凈進口,實現供需總體平衡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