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最后一周,國內尿素價格在連續快速上漲之后,理性回調盤整。業內表現出既期待又擔憂的矛盾心態。過快上漲的高價尿素給市場操作帶來風險,下游期待回調降溫;還存在對淡季市場支撐不足的擔憂。企業開工率處于低位,供應有限;集港需求增加,雖然內銷市場新單乏力,但工廠未現銷售壓力,持續偏低的社會庫存或將成為后期新的反彈動力。筆者認為,從客觀角度看,尿素市場供求局面尚未改變,短期內尿素市場漲跌暫由政策調整、國際需求兩方面決定。
從以往經驗看,冬季環保檢查力度最強。為期長達4個月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巡查自今年9月15日啟動,巡查組陸續進駐“2+26”(兩個直轄市26座地級市)城市及相關縣(區、市),尿素及其上下游行業受到一定影響。對尿素企業來說,限產令是本輪河北、山東、山西等地尿素開工率再度下滑的主要原因,一周的限產期結束,復產局面尚未明朗。至于環保檢查是否會持續或是升級,目前還未知。
煤炭作為尿素生產原料,一直被業內關注,而前期一路飛漲的煤價也成了尿素價格大漲的主要原因之一。為抑制煤價,先有發改委發文,強調保障煤炭供應;后有相關煤炭企業努力穩價。但隨著北方進入供暖季,煤炭需求整體上升,煤價還存在上揚空間。業內人士從北方采暖用煤增加、南方用電高峰期結束、煤電廠需煤量減少等角度分析,預測煤價有望趨降。不過,由于天氣的“不確定性”以及政策對煤價的“妥協”,后期煤價是否下跌、下跌幅度尚不明朗,也成為尿素工廠繼續限產保價的理由。
10月中旬尿素企業開工率受多重因素影響,回落到53%左右。停車企業對高價尿素存有一定風險預期,加之本輪理性回調帶有不確定性,故將復產計劃一再推遲。一些轉賣液氨的企業同樣不急于復產尿素。因此,大部分尿素企業在淡季需求不足的情況下,局部甚至有貨緊現象。
內需雖不樂觀,但業內心態尚可,較為認可社會庫存偏低的客觀現實。筆者認為,下游推遲淡儲,有年底顧忌資金短缺、忌憚政策不可預知的因素。大農資公司更傾向于隨進隨出式的按需采購,通過體量和渠道與企業博弈微利。中小型經銷商不乏賭后市者,但“朝買夕降”的現象確實尷尬。考慮到終端市場尚難啟動,市場整體尿素庫存量仍將低于正常值,并為后期補采留出了空間。
外貿方面,有別于前三季度的被動局面,由于印度連續數輪招標,中國尿素已有供貨成交,國內廠商心態轉變。借助此番價格窄幅回調的機會,恰可集港消化產量,企業既可掌定價話語權,又可避免占用內需,可謂一舉兩得。
若無政策干擾,且國際尿素價格延續當前高位震蕩水平,尿素后市供應將預期謹慎樂觀。
本周國內尿素價格適度回調實屬業內預料之中,但供求、政策兩個基本面尚未改變,更有成本及出口參標,一些人擔心的尿素裝置大量復產沖擊市場的可能性不大。業內預計,本輪觸底或能刺激經銷商初步備貨,工廠價有望觸及1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