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記者從2017中國有機肥技術交流暨有機無機復混肥料造粒技術創新交流會上獲悉,到2020年,全國商品有機肥的市場缺口近900萬噸,但由于原料來源不一、水分含量大等多重原因,有機肥造粒技術仍是困擾有機肥行業快速增量的攔路虎。能否突破造粒技術,將成為有機肥企業百舸爭流中搶占先機的關鍵。
中國農資流通協會有機肥分會理事長符純華認為,農業部“有機肥替代化肥”等政策組合拳的出臺,讓農資企業清晰認識到有機肥的機遇。從農業部門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國有機肥資源養分總量約7000多萬噸,實際利用不足40%,有機肥企業的發展潛力巨大。符純華表示,有機肥行業需要在品牌打造、造粒工藝等多個方面取得突破,迎接有機肥的春天。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國家畜禽廢棄物資源化處理科技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政策專家馬驥表示,國家已明確力爭“十三五”時期基本解決大規模畜禽養殖場糞便污染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問題,而加工成有機肥是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向和途徑之一。馬驥表示,考慮到未來種植業有機肥部分替代化肥的大趨勢,借鑒部分農業發達國家有機肥使用率,并結合土地承載力來測算,到2020年,有機肥市場總需求量約為1300萬噸,而基于目前有機肥生產總量來看,還存在約900萬噸的有機肥增長潛力。
會議承辦方山東中創億豐肥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亞民透露,隨著土壤改良需求的涌現,農戶對有機肥越來越認可,但受制于造粒技術,有機肥推廣遇到諸多難題:不宜機播,使用不便;造粒水分大,不能與復肥混用;顆粒強度低,易粉化。在現場,中創億豐重點展示了有機肥造粒的數字化控制技術,將物聯網與數字控制相結合,有效解決有機肥造粒難題,該技術得到了與會有機肥企業的熱切關注。
會上,不少專家和企業對有機肥造粒技術做了分享。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周法永對比了有機肥擠壓造粒與圓盤造粒之優劣。盤錦冠橋復合肥科技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馮玉海分享了獲得專利的半料漿雙氨化(管反)技術。
該會議由由中國農資流通協會主辦,有機肥分會和山東中創億豐肥料(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盤錦冠橋復合肥科技服務有限公司協辦,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的領導和專家出席了會議,中化化肥、中農控股、施可豐、史丹利、煙臺農資,以及國內肥料技術研發機構、設備企業的110多位代表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