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小麥白粉病在我市呈逐年加重趨勢,已成為小麥主要病害之一。結合全市去年小麥白粉病發生情況、今年主栽品種、當前長勢和氣候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17年小麥白粉病總體中等程度發生,發生面積90萬畝,發病初期為5月上旬,發病盛期為5月中旬,主要發生區為薊州、寶坻、武清、寧河等區,其中,武清局部麥區將偏重發生。
一、預報依據
1、菌源基數
2016年小麥白粉病總體呈中等偏重程度發生,全市共發生88.5萬畝次,較上年增加86.9%,田間菌源充足。其中,發病最重的武清區發病面積比最高達72%,發生區域平均病葉率達70%,較上年同期增加62.9%。今年截至當前,我市各區尚未見發病中心。
2、氣象因子
據氣象部門統計,去年冬季我市平均氣溫較歷年同期明顯偏高,降水量偏少,整體氣象條件對病原菌繁殖以及越冬無不利影響。預計4月下旬至5月中旬天津全市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略偏高,降水量接近常年同期略偏多,整體氣象條件有利于病原菌孢子萌發和侵染,白粉病再次流行風險較高。
3、種植制度和主栽品種
近年來,我市小麥種植面積穩定在160萬畝以上,主栽品種以濟麥22、輪選987、中麥175等為主,整體抗性不高。同時高密度、高肥水的種植管理模式,致使小麥群體大、田間郁閉,利于白粉病發生。
二、防治指導意見
1、防治適期和防治指標:通常于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率達20%或病情指數達10時進行化學防治。
2、推薦藥劑:
①小麥孕穗末期至抽穗期,可用下列藥劑:
32%烯唑醇·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90g/畝;50%硫磺·三唑酮懸浮劑80-100ml/畝;30%多菌靈·三唑酮可濕性粉劑80-100g/畝,兌水50-60kg均勻噴霧。
②小麥抽穗揚花期,可用下列殺菌劑:
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32-64g/畝;5%烯肟菌胺乳油50-100g/畝;30%醚菌酯懸浮劑30-40ml/畝,兌水30-40kg均勻噴霧,均勻噴施,間隔7天再噴一次。
③小麥灌漿期,可用下列殺菌劑:
12%腈菌·酮(腈菌唑·三唑酮)乳油25-30ml/畝;15%井岡霉素·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00-130g/畝;30%吡蟲啉·多菌靈·三唑酮可濕性粉劑60-70g/畝,兌水30-40kg均勻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