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生產了占世界總量16%的糧食,但卻使用了占世界31%的化肥,如果按糧肥比例測算,化肥完全可以減半。不合理的農用化學品的投入等問題,讓耕地不堪重負,土傳病害增加、土壤有機質下降、酸化、板結、鹽漬化和重金屬超標,直接影響到了農產品安全。
“鎘大米”事件曾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為我們敲響了土壤污染的警鐘。近期,環境保護部和國土資源部又聯合發布了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結果顯示,在實際調查面積630萬平方公里中,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污染較重,全國土壤總超標率16.1%,土壤污染已成為我國許多地方的“公害”。
所以“中國比任何國家都需要發展和使用生物肥料。”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主任李俊表示,由于長期使用化肥肥料,導致農業生產出現一系列問題,加上中國耕地復種指數高和連作生產,土壤持續生產能力、肥料利用率下降,土壤質量、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日益嚴重,而解決這些問題,離不開微生物肥料。
另外相關土肥專家建議,可以通過農藝手段如增加土壤有機質、施用土壤調理劑、采用生物吸收法等能夠鈍化、減輕甚至修復大多數的超標土壤。特別是向土壤中施入微生物肥料將是土壤生態修復的重要發展方向。
為什么微生物肥料是土壤污染的“克星”
土壤污染主要可以分為無機污染物和有機污染物,無機污染物主要包括酸、堿、重金屬、鹽類等;有機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機農藥、酚類、氰化物、石油、合成洗滌劑等。微生物肥料修復土壤的基本原理是在適當的條件(水分、溫度、pH值等)下,肥料中的微生物菌群與土壤中原有的有益微生物共同形成優勢菌群,促進土壤生態系統中碳、氮、氧等元素的良性循環,從而修復土壤生態環境系統,使生態系統達到新的穩定的平衡。
其中,微生物肥料對無機污染物的修復機理是微生物肥料進入土壤生態系統后,好氧菌、厭氧菌等微生物益生菌群,通過自身的生物反應,降低土壤的酸度,提高土壤的pH值,從而降低土壤中有害重金屬的毒害;同時肥料中的微生物菌可以將重金屬固定,促使土壤中活性重金屬變為有機結合態,形成過濾層和隔離層,降低作物對土壤中重金屬的吸收,從而避免了土壤中重金屬等有害物質或其分解產物通過“土壤植物人體”,或通過“土壤水人體”間接被人體吸收,損害身體健康。
微生物肥料在對土壤中農藥等有機污染物修復方面的作用是降低病蟲害的防治次數,降低農藥的使用量,從而減少農藥在作物中的殘留量。其一,微生物肥料能改變土壤耕作層微生物區系,在作物根系周圍形成優勢菌落,從而強烈抑制病原菌繁殖,降低病蟲害發生次數;另一方面,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多種物質,如激素類、腐植酸類以及抗生素類,這些物質能刺激作物生長健壯,增強作物自身抗病害能力。
為什么微生物肥料在土壤修復領域“大有可為”
首先,國家支持微生物肥料發展,同時鼓勵進行微生物肥料在“土壤調理”方面的技術研發。生物產業是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生物肥料部分則是生物產業的重要部分。2012年12月國務院發布《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微生物肥料被納入到“農用生物制品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加快突破“保水抗旱、荒漠化修復、磷鉀活化、抗病促生、生物固氮、秸稈快速腐熟、殘留除草劑降解及土壤調理”等生物肥料的規模化和標準化生產技術瓶頸,提升產業水平。
其次,我國的微生物資源具有菌種資源豐富、微生物肥料產品種類繁多、應用范圍廣泛的特點。豐富的微生物資源為發展微生物肥料產業提供了保證,同時我國微生物種類多樣的特點又與土壤中的污染物種類較多的現實相對應,可以修復土壤中的多種污染物。近年來,以秸稈腐熟劑、生物有機肥為代表的微生物產品在農業上廣泛運用,為土壤生態修復立下汗馬功勞。目前,全國微生物肥料年產突破1000萬噸,應用土地面積超億畝。
最后,微生物肥料具有“四兩撥千斤”的獨特功能,既能活化土壤,提升肥效,又能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是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失的投入品。同樣,微生物肥料功能多樣,能夠充當分解者(秸稈分解、土壤有毒有害物質降解)、轉化者(磷、鉀、鈣、鎂等養分的有效形態轉化)、生產者(生物固氮、產生各種促生物質)等。
微生物肥料的前景非常大,在很多方面沒有被充分利用。”美國從幾十年中大量的數據得出一個結論:“微生物可以養活世界”,利用微生物的合理種群,減少美國化肥用量的20%左右。不僅可以提高產量,還能改善品質。
其實在中國,微生物肥料已有50余年的歷史,經歷了從根瘤菌劑—細菌肥料—微生物肥料的發展演變過程。目前,微生物肥料主要分為微生物菌劑、復合微生物肥料和生物有機肥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