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吸漿蟲是威脅我省小麥生產的重要害蟲之一,以幼蟲潛伏在穎殼內吸食正在灌漿的麥粒汁液,造成麥粒干癟、空殼。由于該蟲發生危害隱蔽性強,防治時期短,一旦忽略防治,可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為此,省植保植檢站組織各地植保機構進行了嚴密監測,先將預報結果和近期防治計劃匯報如下:
一、我省小麥吸漿蟲發生趨勢預報
根據當前各地小麥吸漿蟲淘土調查結果,結合小麥生長進度、氣象預報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我省小麥吸漿蟲總體中等發生,發生面積約1330萬畝,大名、巨鹿、欒城、正定、棗強、定州等地的局部區域將出現高密度的地塊;防治適期比歷年略偏早,中蛹期防治適期:中南部為4月16-23日,北部為4月21-26日;成蟲防治適期:南部為4月28日-5月3日,北部為5月7-12日。預測依據:
(一)蟲源基數
經過近幾年各地嚴密監測、準確預報,科學防控,小麥吸漿蟲總體發生程度有所降低。據4月中旬各地淘土調查,全省平均2頭/樣方,全省平均值比近五年平均值(2.9頭/樣方)減少31%,比近十年平均數(3.8頭/樣方)減少47%,但在部分地區的個別田塊仍有高密度發生區,最高達287頭/樣方(欒城區)。當前我省小麥吸漿蟲處于幼蟲上升階段,中南部地區小麥吸漿蟲大部分以幼蟲蟲態分布于7厘米之內的土層內,預計其發生期較常年略偏早,與去年相當。
(二)氣象因素
去年冬季氣溫偏高,對小麥吸漿蟲越冬比較有利。去冬今春麥區氣溫一直較常年略偏高,雖然降雨不多,但是麥田土壤墑情一直不錯,加之4月以來出現了2次大范圍的降雨過程,對吸漿蟲幼蟲的上升非常有利。據省氣象部門預報,未來十天全省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接近常年,唐山、廊坊、滄州、衡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2℃,未來兩天麥區還將出現一次大范圍的降雨過程,有利于小麥吸漿蟲的化蛹和出土。
(三)小麥生育期
受去冬今春氣溫偏高的影響,當前大部分麥區小麥生育期較常年偏早3天左右,因此,小麥吸漿蟲的發生與小麥生育期高度吻合,預計小麥吸漿蟲的發生也比常年略偏早。
二、小麥吸漿蟲監測工作開展情況
為全力做好今年小麥吸漿蟲監測預警工作,省植保植檢站在小麥返青后就組織各地開展了春季小麥吸漿蟲基數調查,普查面積近1000萬畝次,準確掌握了各地小麥吸漿蟲的發生區域和需要防治面積。
3月上旬在滄州市召開了“2017年全省農業有害生物發生趨勢會商及培訓會”,會商分析了“小麥吸漿蟲發生趨勢”,并部署了春季的監測預警工作,同時制定了《2017年河北省小麥吸漿蟲防控預案》。
會后各全省各地進一步強化監測工作,嚴密監測幼蟲上升活動和蛹發育進度,不斷修正中蛹期防控關鍵時間,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同時做好信息的上傳下達工作,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
截止目前,全省展開吸漿蟲系統調查達300余批次;省植保植檢站于4月11日發出《河北省2017年小麥吸漿蟲發生預報》,全省共發布預報100多期,報表、周報400多期次。
三、近期的防控計劃
近期省植保植檢站將組織各地通過多種渠道,全方位宣傳防控技術,科學指導防治,形成全社會科學防控的氛圍,預計防治面積達1000多萬畝次,保證我省夏糧生產安全。
(一)防治策略:每小方土樣(10×10×20cm)有蟲蛹4頭以上的高密度發生區要重點抓好中蛹期土壤處理和成蟲期噴藥防治兩個關鍵環節,一般發生區做好成蟲期噴藥防治即可。
(二)防治技術:
1、中蛹期防治:可在小麥孕穗期選用辛硫磷、毒死蜱等制成毒土,順麥壟均勻撒施,撒在麥葉上的毒土要及時用樹枝、掃帚等輔助掃落在地表,撒毒土后澆水效果更好。
2、成蟲期防治:小麥吸漿蟲成蟲畏強光、高溫,常以早晨和傍晚活動最盛,所以調查成蟲和噴藥防治的最佳時間是明朗無風的7-10時和15-18時。在小麥抽穗達到70%時,每10復網次有成蟲25頭以上,或用兩手扒開麥壟,一眼能看到2頭以上成蟲時,抓緊選用辛硫磷、毒死蜱、高效氯氟氰菊酯、氯氟·吡蟲啉等農藥進行噴霧防治。重發區可每間隔3天連續用藥2次,確保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