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原本正是化肥需求的季節,但旺季不旺,整體化肥市場行情低迷,氯化銨雖一枝獨秀了一陣,但也是難逃厄運,局部價格稍有回落,但更多的企業在艱難的挺價。在氯化銨市場較為困難之際,20日,18家生產企業團結在武漢召開行業會議,增進生產企業的信心,對當下氯化銨行情及后期走勢進行匯報和指導。
利好難覓,價格回落已成定局
尿素行情反反復復,市場震蕩調整為主,對氯化銨支撐有限;生產企業開工維持高位,雖新增個別裝置停檢,但對市場提振不大,區域化差異明顯,市場供需失衡;下游復合肥市場自身銷售壓力很大,多銷庫存為主,對原料采購有限;生產企業庫存壓力較大,國內氯化銨市場庫存達120萬噸左右,華東市場庫存達35萬噸,個別大廠庫存在10萬噸以上。總體來看,氯化銨市場利空氛圍濃厚,疲態難改,所以會議出臺新價格——干銨到庫620元/噸,濕銨到庫520元/噸。
減量限產,從供給側挽救市場
目前春季需求基本掃尾,生產企業預收訂單陸續執行完畢,且行業開工維持高位,復合肥企業觀望為主,即使夏季需求啟動,仍有部分原料可用,采購熱情不高,隨用隨采的方式仍是主流。局部氯化銨市場開始降價吸單,但新單成交普遍較差,部分廠家甚至無新單成交。既然價格回落已成定局,為了避免進入“降價—不接—再降價”的怪圈,企業就只能從供給方面入手。
會議提倡,生產企業在未來實現減量10%-20%生產。江蘇實聯原定于本月17、18日開車復產,目前尚未重啟;有企業表示,本月底將有10-20的檢修期;個別企業稱,若未來行情不見起色,或將在下月中旬降低負荷生產。
惡意降價危害市場,找尋新出路才是正途
目前市場雖利好難尋,但是過度悲觀、惡意降價只會引起市場恐慌,進入“降價—不接—再降價”的怪圈。面對低迷的市場行情,僅僅靠減量限產作用有限,找尋新出路才是正途。
出口關稅取消,增加出口來緩解國內供需壓力;開發新技術,推廣顆粒氯化銨,粉銨易傷苗,而顆粒氯化銨在一定程度能放緩氯化銨溶解速度,起到緩釋、提高氮肥利用率的作用,彌補粉銨的缺陷;開發新產品,研發水溶肥、生物肥等新型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