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各區域站系統監測,結合小麥長勢及天氣趨勢綜合分析,預計今年我省小麥條銹病整體偏重至大發生,其中江漢平原北部、鄂西北崗地麥區5級;江漢平原南部麥區4級,鄂東及其它麥區3級。病害流行高峰期2月下旬-4月中旬,發生面積約600萬畝。主要依據如下:
一、當前條銹病發生情況
2月中旬,我省宜昌、荊州、荊門、襄陽、隨州、黃岡、天門、仙桃、潛江9市共21縣區見病(比去年3月中旬多5個縣區),發生面積33.7萬畝(是去年3月中旬的6.3倍),具有病情重、發病面積大、區域廣特點。鐘祥、沙洋嚴重田塊,發病中心病葉率超過50%,目前該病在荊門鐘祥、襄陽老河口、十堰鄖西等地已呈流行態勢,并向周圍縣區擴散;2月14-16日天門、仙桃市普查,病田率分別為3.8%、3.6%,新發病田塊均為零星病葉。
二、品種抗性
我省主栽鄭麥9023、鄂麥27、襄麥55等主栽品種對條銹病抗性弱。據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專家檢測小麥條銹病菌新種群,貴22類群在我省呈上升趨勢,小麥品種對此新生理小種無抗性。豫麥、周麥、新麥系列等感病品種種植帶南擴等因素有利于條銹病的發生和流行。
三、作物長勢
2016年秋冬,受天氣影響我省小麥播期偏遲、苗情差、長勢較弱,有利于條銹病病菌的侵染。
四、氣候因素
據氣象部門預測,我省2017年春季3-4月鄂西北、鄂北崗地雨水偏多1~2成,其他大部偏少1~2成,氣溫偏高。小麥主產區雨水偏多、氣溫偏高,有利于條銹病菌的侵染和病害流行。
各地要加強小麥條銹病的監測預警工作,及時發布病蟲情報,指導農戶科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