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德國拜耳公司相關負責人在分析了草銨膦全球推廣應用的歷史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了其目前的難點與機會,并強調在多樣性治理雜草抗性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草銨膦助劑與生產工藝的特長,才能使草銨膦實現更好的推廣和應用。
而草銨膦的生產工藝與助劑方面,也得到了與會代表的關注,紛紛針對此問題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浙江工業大學化學與工程學院研究員譚成俠,針對草銨膦項目CAP的合成與選定路線,以及3個階段與“三廢”處理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分享和解讀。
上海市農藥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張一賓分別從草銨膦的形成、市場發展、草銨膦與草甘膦以及草銨膦與百草枯的關系進行分析后,明確了草甘膦與草銨膦哥弟倆的兄弟關系,并得出了草銨膦實施工藝改造,開發草銨膦的光學拆分物,用生物方法合成等方面的發展趨向。而來自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的李香菊研究員直接預測,百草枯不管是水劑還是顆粒,退出已成定局,而隨著耐草甘膦和草銨膦轉基因作物的開發和推廣,未來草甘膦仍將會有較大增長空間,而草銨膦則方興未艾。由此可知,未來草銨膦與草甘膦將會攜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