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信息搜索: 熱門:春耕 化肥行情 尿素價格
首頁 > 化肥市場 > 正文

氮肥:冬天已至春天不遠


農資網 2016年12月16日 17:13 來源:農資導報

  剛剛過去的2016年秋天,對中國的氮肥行業來說,是一個最寒冷的秋天:產品價格跌到歷史最低點,虧損上升到歷史最高點,開工率低迷,關門停產的企業一天天增加。時至2016年最后兩個月,氮肥主要產品尿素價格終于上漲了,但企業面臨的是煤價漲得更快。天然氣完全市場化,早些時候已經退出生產的企業幾乎不可能再運轉起來了。同時,還應該說,2016年是氮肥產業去產能效果最為明顯的一年,但也是產能仍然過剩、去產能壓力仍然很大的一年,一些新的產能仍在建設,在期待著明年的投產。各種矛盾在2016年的氮肥行業里糾結、碰撞著。同時,新的生機也在2016年萌發、顯現。既然冬天已至,春天必然不遠。

  全行業虧損

  2016年,對中國的氮肥行業來說,壓力山大。

  氮肥,這個新中國成立以后最早發展起來的化肥行業,曾經以小氮肥遍地開花為中國的農業發展、糧食豐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時光倒流40年,農村里一噸氨水、一袋碳銨都希罕得很,沒有公社、生產大隊幾層介紹信根本就買不到。尿素更是精之又精的氮肥舶來品,當年除了那些名聲在外的高產典型,一般村子很難用上日本尿素。有這種幸運機會的人都很以為自豪。所以尿素用完,口袋仍然舍不得扔掉,做成式樣獨特的夏季服裝,招搖過市。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的尿素產業從小到大,特別是近20年來大中型尿素企業如雨后春筍般興建。到1998年,中國基本停止了尿素進口,到2015年,中國又成為了世界最大的化肥出口國,各類化肥總出口量超過3000萬噸,其中尿素出口達1374.80萬噸。

  可是,近年來一方面尿素產能趨于飽和,一方面資源地區的大型生產裝置不斷開工興建,產能過剩愈發嚴重。在國務院審定同意并于今年8月3日頒布實施的《關于石化行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中,“嚴格控制尿素產能”被醒目地列為化解過剩產能的重點任務之首。

  產能的過剩,直接反映到市場的供求關系上,直接影響就是產品供大于求。價格下降、行業整體效益下降、虧損不斷增加。今年11月中旬,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在海口召開六屆四次理事會。會上,顧宗勤理事長面對到會的代表們感慨地說,今天凡是能夠來參加會議的,應該算是今年還很不錯的。那些停產的、關門的,已經沒有精力來這里開會了。

  從此次六屆四次理事會上披露出的數據,也能看出當下氮肥產業的壓力,正所謂一葉知秋:全行業處于虧損狀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9月氮肥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為1637.9億元,同比降低了14.5%;行業繼續處于虧損狀態,虧損額同比增加,全行業利潤總額為虧損84.7億元,同比增加了613.3%。全行業虧損面和虧損額增加,今年1~9月氮肥企業的參加統計企業共283家,其中有145家企業虧損,同比增加了15家,虧損面為51.2%。虧損企業的虧損額達到119.1億元,同比增加虧損42.9億元。

  “2014年行業虧損56.6億元,去年是30多億元,今年前10個月已經達到80多億元。今年是氮肥行業最為困難的一年。”顧宗勤理事長說。

  關停企業驟增

  虧損是如此,而2016年的企業更是讓氮肥行業談虎色變:2015年以來,已經明確退出的裝置產能,停產半年以上的裝置產能和停產半年以內但今后恢復生產可能性較小的裝置產能,涉及82家企業的823.6萬噸合成氨。其中2015年以來,4家企業主動退出合成按產能86萬噸,78家企業因為經營困難或者安全環保因素被迫停產或退出產能737.6萬噸。

  在這些停產退出的產能中,停產退出原因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液氨加工產品市場價格低迷,企業虧損嚴重被迫退出;二是因為安全衛生原因被有關部門要求強制退出;三是原料或者產品結構調整主動退出。綜合而言,2015年以來,停產或退出的企業主要是以無煙塊煤(型煤)為原料的固定層間歇氣化合成氨和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生產企業。

  根據氮肥工業協會的調查,目前投產運行的合成氨生產企業數量以煤頭企業為主,占總產能的四分之三強(75.5%),其中無煙塊煤(型煤)固定層間歇氣化合成氨產能占總產能的40.3%,新型煤氣化合成氨產能占總產能的35.2%(三分之一強),天然氣合成氨產能占總產能的五分之一左右(21.1%)。

  全國有128家采用無煙塊煤(型煤)固定層間歇氣化技術的合成氨生產企業,分布在全國19個省市,合成氨產能達到2729萬噸/年,其中山西、山東、湖北、河南、河北5省合計產能占無煙塊煤(型煤)固定層間歇氣化合成氨總產能的近70%。另外,62家采用新型煤氣化技術的合成氨生產企業,分布在全國20個省,這些企業的產能達到2380萬噸/年,其中內蒙古、山東、江蘇、安徽、河南五省的新型煤氣化合成氨產能占全國新型煤氣化合成氨總產能的51.7%。而另一方面,全國47家天然氣合成氨生產企業分布在13個省,合成氨產能達到1429萬噸,四川、新疆、內蒙古、重慶四地的合計天然氣合成氨的產能占全國的67.6%。

  2015年以來,停產或退出的固定層間歇煤氣化合成氨產能集中在江蘇、山東、河北、河南、湖南等省,停產或退出的企業數占此種工藝停產或退出企業數量的69.7%,產能的75.2%。同時,全國39.8%的天然氣合成氨產能處于停產或將被迫退出狀態,2015年以來,已經明確退出的裝置產能、停產半年以上的裝置產能和停產半年以內但今后恢復生產可能性較小的裝置產能共計15家企業158.1萬噸,占天然氣合成氨企業數的24%、產能的10%。

  與其說2016是氮肥行業的虧損之年,不如說是產業的調整之年。虧損的打擊之下,能夠堅持的企業還在頑強堅持生產著,不能堅持的大概也開不起來了。優勝劣汰,2016年秋天氮肥產業在市場這只無形之手殘酷的運作之下,無奈而大幅度地進行著結構調整。

  “去政策”之年

  2016年,與去產能同步而來的是化肥行業的“去政策”,是氮肥行業走出政策懷抱的重要一年。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2015年發布的《關于降低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和工商業用電價格的通知》,逐步取消化肥電價優惠,化肥生產用電執行相同用電類別的工商業用電價格,2016年4月20日起全部取消電價優惠。而2016年國家發改委發出通知,明確自11月10日起,全面放開化肥用氣價格,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化肥用氣價格全面放開后,除少數涉及民生的居民用氣外,80%以上非居民用氣價格由市場主導。其中,50%左右實現完全市場化,30%左右由企業在框架范圍內協商確定。”

  化肥行業告別了優惠電價格、優惠天然氣價格、優惠鐵路運輸價格,同時,公路運輸價格也在嚴厲的查超行動中。

  從化肥工業走上中國工業舞臺開始,就一直備受國家政策的呵護。這也可以理解,在一個“一窮二白”、化肥工業幾乎為零的國家,百姓吃飯是頭等大事,肥料生產也同樣是頭等大事,沒有化肥,就沒有這些年的農業連年豐收和國家安定祥和。所以就有了延續多年的化肥優惠用電價格、化肥優惠天然氣價格、化肥優惠運輸價格等等。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化肥生產的形勢發生了變化,從產品嚴重匱乏到產能嚴重過剩,經濟環境必須去適應新的形勢。2016年,優惠政策沒有了,以往的成本環境徹底改變,一些企業確實因此跌入了低谷。據說,僅4月份電價優惠的取消,就讓一些企業尿素噸成本上升百元以上。

  按照今年9月中外化肥企業CEO高峰論壇上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李壽生會長的報告,2015年天然氣氣價、電價和運輸價格相比2010年分別上升了56%、42%和65%。而中國氮肥工業協會也表示,2016年協會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奔赴于國家各管理部門之間,為企業爭取政策扶持。但是,在環保、去產能、可持續發展、資源保護等前提下,政策保護的回歸基本已經無望,氮肥行業不得已徹底走出了政策庇護。

  春天還會遠嗎?

  2016年對氮肥行業來說,確實寒透肌骨,但寒風也是一把雙刃劍。在成本上升、價格下降的現實面前,企業用盡最后的“洪荒之力”去拼,具備資源優勢、技術優勢、成本優勢的企業存活了下來。在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的運作之下,氮肥行業多年努力的產業結構調整,切實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以煤為原料的產能比重進一步提高,西部煤資源地產能進一步增加,大型裝置替代中小型裝置,更重要的是新型煤氣化技術的合成氨產能唱了主角。

  盡管2016年氮肥的經營環境惡劣,但行業中仍然存在一批自信而沉穩的佼佼者,他們不但在2016年最寒冷的秋天里應對了困境,而且憑借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仍然在贏利。

  江蘇靈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談福元告訴記者,雖然今年尿素的價格大跌使靈谷的減利超過7億元,但是2016年企業仍然能夠創造出2.5億元左右的利潤。靈谷1300多名員工,全年可生產100萬噸合成氨、160萬噸尿素,人均勞動生產率達到200萬元,人均向國家交20萬元稅收、創造20萬元利潤。

  據介紹,2016年,靈谷公司出口尿素達90多萬噸,而且全部出口到條件苛刻的美國市場。談福元深有感觸地說:“一個企業,關鍵的問題是發展方式的問題,發展方式的關鍵問題是科技創新問題。產能過剩其實是低水平產能過剩,高水平產能并不過剩。”對于“去政策”的挑戰,談福元回答得更干脆:“一個企業總靠政策來支持就永遠也長不大,一個產業要興旺就一定要讓它進入市場。”

  在2016年這樣的年頭,我們在為一些老的氮肥企業難以為繼而惋惜的同時,也欣喜地看到一批擁有新技術、新設備、新理念的企業脫穎而出。雖然我們在2016年看到更多的是氮肥企業的蕭條和冷落,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困境迫使氮肥企業更深刻地認識到科技創新的重要性,認真思考著今后的發展方略。

  “行業發展不一定是在‘大’上作文章,而要在‘強’上作文章,在提高效益上做文章,在提高發展質量上作文章。”這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企業家的共識。從化肥大國走向化肥強國的口號,也許在經歷了這一輪殘酷淘汰后,逐漸變成現實。

  秋去冬來,而冬天里就蘊藏著下一個春天。

(作者:黃存      責任編輯:YanBO)
相關資訊
行情按地區分類
推薦信息
專題信息
熱點資訊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2004-2009©版權所有: 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您E-mail至:ampcn#126.com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