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農資電商在行業內掀起了一股熱潮,不少廠家依靠產品、渠道、資金等優勢,上馬農資電商、開拓相關業務。大量資本的進入更加速了農資電商的迅猛發展。然而,經過1年多的探索與挫折,部分農資電商模式已被驗證壁壘重重。農資電商有沒有未來?業內展開激辯。
甲方:農資電商已無路可走
傳統農資電商大多是將農資產品直接從線下搬到線上銷售,發展現狀和前景不容樂觀。首先引發的是“渠道沖突”問題。傳統農資模式下,所有商品通過線下各級渠道商銷售到農戶手中。而農資電商采用的低價策略和直銷形式,觸動了原有農資渠道體系中經銷商和零售商的利益,而且沒有形成農資電商與經銷商的成熟合作體系,導致廠商、經銷商矛頭相向,銷售受到很大影響。僅靠微利打價格戰不足以贏得農民的“芳心”,農資電商平臺核心競爭力又沒有培養起來,很快造成“平臺燒錢快,留住用戶難”的窘局。
其次,傳統農資電商無法滿足農戶多元化的農資需求。中國較為復雜的地理差異造成了復雜的作物差異。不同地域、不同作物對農資的需求均不相同。另外,同一塊土地由于土壤質地不同、用藥和施肥歷史不同、作物的抗性不同,也導致農戶不能長期使用同一個品牌,以免造成藥物抗性和元素缺失。但目前來看,傳統農資電商平臺上的品牌和品類比較有限,已經成為制約電商平臺發展的一大難題。
再次,就是難以應對的農資賒銷頑疾。在傳統農資模式下,很多地方賒銷早已成了一種習慣。然而傳統農資電商大多采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線上支付方式,也抑制了平臺流量的形成。
乙方:繼續看好農資電商
2016年,農資電商平臺在運營方向和模式上做了非常大的調整。除了借助農資電商平臺銷售農資產品外,很多農資電商平臺都在逐步完善模式、迭代升級。
一些農資電商平臺以農資電商為核心突破口,橫向融合“農村快消品、農村理財保險、娛樂”等多項業務,實現農資渠道鏈營銷增值。如哈哈農莊、新農寶等;另一些農資電商平臺以農資電商為業務重心,縱向延伸“農資品牌溯源、智能配肥、農機械服務、農村金融”等各項業務,深挖農資渠道鏈核心競爭力。
業務跨界給農資電商平臺提供了更多業務機會。以農商1號為例,目前已經完成了從“構建作物營養解決方案”1.0模式,到“構建整個種植全程的解決方案”2.0模式的迭代。據介紹,目前農商1號已經聯合永輝超市、1號店、U掌柜、沱沱工社等優質生鮮平臺,構建品牌采購聯盟,幫助用戶解決農產品銷售難題。此外,農商1號還推出了農業貸款與農業保險相捆綁的金融產品,幫助大戶獲得更多金融支持并抵御風險。
除業務上的橫向融合或縱向延伸外,農資電商平臺針對經銷商渠道也做了更合理的環節角色定位和功能轉化。農資電商模式不是簡單粗暴地替代和消滅誰,而是要讓原有各環節的功能更加強大。以大豐收農資商城為例,其核心業務是搭建一級經銷商到終端大戶的正品交易平臺。倉儲、物流仍由經銷商承擔,而將中間零售商發展為平臺代購員。上線運營18個月,大豐收農資商城累計交易量已經突破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