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鉀肥
最近,60%的青海鉀肥到站價降到了1800元/噸,而進口鉀肥大合同的價格是CFR219美元/噸,外加20美元/噸的返利,加上增值稅、包裝和港口等費用,進口成本價在1650元/噸以上,也就是說國產鉀肥價格已經逼近進口鉀肥成本價。鉀肥價格已創近年新低,后期是繼續下跌還是將筑底反彈呢?
筆者認為,中國的鉀肥庫存在年底前很難消化,在沒有中國需求的情況下,國際鉀肥價格很難出現大幅的反彈(今年鉀肥價格的大跌是最好的證明)。雖然我們看到了筑底的跡象,但市場的復蘇仍需時日。
筆者注意到,外媒報道,從7月中旬以來,中國共簽訂了四份鉀肥進口合同,分別是同白俄羅斯的130萬噸、以色列ICL的70萬噸和俄羅斯烏拉爾鉀肥公司的60萬噸,約旦APC具體簽約數量未透露,但數量應該在20萬噸左右。假如德鉀和加鉀也會在不久的將來簽約,預估簽約數量分別為20萬噸和60萬噸,再加上邊貿平均月進口數量10萬噸,那么在今年下半年中國鉀肥進口量將達到420萬噸左右,加上港口的庫存,國內進口鉀肥下半年的供應量將達到600萬噸,基本接近2014年之前的全年進口量。
再來看國內產量。今年1~7月,國內鉀肥產量348萬噸(折純K20%),同比增加5.57%。雖然青海部分小企業停產,但隨著羅鉀的復產,預計今年國內鉀肥產量仍然保持增長勢頭。在進口量大增和國內產量沒有下降的情況下,今年后期國內鉀肥仍然處于嚴重的供大于求的狀態。
中國是依賴鉀肥進口的國家,從長期看,決定國內價格高低的是國際價格,只要國際市場止跌,就會帶動國內鉀肥價格的止跌。8月底,加鉀、APC和BPC 均聲稱鉀肥銷售一空,直到11月份才有貨,而烏拉爾鉀肥公司在9月份同中國簽訂了供貨合同,也就是說國際鉀肥巨頭基本完成了去庫存化的過程。前期加鉀已經關閉了部分產能,烏拉爾鉀肥公司也降低了銷量,近期加鉀和加陽公司正在討論合并事宜,可以說,全球鉀肥已經開始了去產能化和供應量的自我約束過程,全球鉀肥供大于求的狀況開始緩解,意味著國際鉀肥價格基本筑底。
今年中國簽訂的鉀肥大合同雖然是價格底部,也幫助消化了國際鉀肥巨頭的庫存壓力,有利于促進國際鉀肥價格的反彈,但因為去年增值稅的原因,國際鉀肥的庫存大量轉移到了中國,因此中國鉀肥將處于外有利好、內有壓力的尷尬境地:漲價,國內供應充足,短期之內難以消化;降價,一是成本決定了進口企業不會輕易拋貨,二是國際市場價格已經筑底,賣完后,很難再拿到同樣的低價,兩方面因素的疊加決定了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鉀肥價格是跌幅有限、反彈很難的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