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隨著氮、磷、鉀三要素肥料的大量使用,土壤中量元素鈣、鎂、硫和微量元素鋅、銅、鐵、鉬、錳、硼失衡日趨嚴重。有些經濟作物區種植戶每畝多施 1~2袋復合肥不見增產,而象征性地補充一點鎂肥、鋅肥、硼肥等中微量元素肥,不僅大幅增產,農產品品質還好,最終賣上了好價錢。中微肥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重要作用。但是,不像氮磷鉀大化肥,中微肥的有效性受多種因素影響,門道不少,操作不當會弄巧成拙。
“四兩撥千斤”增產又提質
在今年召開的一次中微量元素國際會議上,代表們認為:土壤養分失衡,需要科學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以補齊短板,同時,經濟園藝作物迫切需要中微量元素肥料改善品質,中微量元素肥料在提高農產品品質和風味上的能量不可低估。中國農業大學資源環境與糧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張福鎖教授的研究結果表明,北方、南方作物施用鎂肥平均增產10.6%和20.5%。華中農業大學微量元素研究中心副教授孫學成多年的田間試驗結果表明,缺鉬土壤施鉬肥,小麥增產幅度達10%~20%,無論氮水平高低,施用鉬肥均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并促進磷的吸收轉運。
經濟作物區,中微肥的增產效果更明顯。廣西農科院甘蔗研究所所長譚宏偉介紹說,每增施1千克硫肥,可增產甘蔗106.4~190.8千克;每增施1千克硫酸鋅,可增產甘蔗705千克;每增施1千克硼砂,可增產甘蔗98.5千克。甘肅農科院土壤肥料與節水農業研究所所長車宗憲18年長期定位試驗結果表明,施用鋅肥作物平均年增產99.5千克/公頃,玉米施鋅較不施鋅可增產16.6%,油菜施鋅肥較傳統施肥增產513千克/公頃,棉田施鋅肥較對照產量提高9.7%~17.9%。另據車宗憲介紹,番茄增施硼肥增產22.55%,油菜、棉花、甜菜、小麥施硼肥可分別增產20%、12%、16%、12%,大豆施鉬肥不僅病蟲害減少,增產率可達13.5%,玉米施銅肥增產率為29.1%,小麥、煙草、豌豆施錳肥分別增產13%、48%、16%。
除了明顯的增產效果外,提高農產品品質更是中微肥“四兩撥千斤”作用的重要體現。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張淑香指出:適量鈣可提高細胞壁的穩定性,抵御病原菌入侵;通過改變鐵的含量,可減輕馬鈴薯枯萎病和蘋果黑腐病等多種病害的發生;錳與其他微量營養元素合理搭配,可顯著增加植物抗逆性,如抗旱、抗寒、抗熱、抗澇、抗病等。
科學施用才能發揮大作用
業內人士都有這樣的感覺,外企的肥料效果能夠折服消費者,追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外企的產品特別重視添加中、微量元素和利用了營養元素間正的交互作用。據譚宏偉介紹,硫肥與氮肥對甘蔗產量有良好的正交互作用,同時施氮和硫的增產效果要大于單施氮和單施硫的增產效果之和。車宗憲的試驗結果也表明,施用鐵肥能有效地促進鉀、鈣、鎂、錳的吸收。“由于鎂與鉀容易相互拮抗,充分發揮鉀肥、鎂肥的經濟效益,是鎂肥合理施用的關鍵。”譚宏偉說。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同延安教授帶領的團隊在獼猴桃果園研究發現,施用含氯肥料有利于果實對氮磷鉀的吸收。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陳清也表示,當土壤含鉀水平高時,對鎂的吸收有拮抗作用,施鉀過多容易引起作物缺鎂。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土壤肥料質量監測處處長李榮指出,微量元素要實現高效化,最好要采取螯合、絡合等方法,注重發揮元素間正的交互作用才能更好發揮“四兩撥千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