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尿素
筆者相信尿素短期之內,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
上周,筆者提出了“直接材料成本是尿素的洪荒之力”(點擊可回顧)的觀點,因為篇幅所限,很多想法沒能進一步的闡述,部分人士也對文章產生了質疑,因此筆者覺得有必要再次作進一步的討論。具體從以下三方面展開。
假如價格上漲
停車產能會不會復產?
這不僅取決于價格的漲幅,還取決于對后市的預期。當前價格太低,即使漲100元/噸,也最多只能覆蓋停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復產后的虧損仍然不可避免。時間即將進入9月份,秋季用肥基本在10月中旬結束,然后進入漫長的淡季,因此很難預期價格的上漲具有持續性。在預期不佳和價格的漲幅不能解決虧損的情況下,考慮到開停車的成本,筆者有理由相信在價格沒有大幅上漲的情況下,停車企業不會復產,因此對漲價后供應大幅增加的擔憂可以消除。
現金流的問題
停車就會倒閉,供應難降
行業里有個觀點:因為現金流的問題,中國的尿素企業都是“永動機”。原因有三點:部分企業尿素作為工藝的連續性,不能停;部分煤肥一體化的企業為了消耗煤不能停;一些企業還想挺一挺,看看市場是否能夠轉好,暫時沒停。
但筆者認為只要市場不好轉,尿素的產量必然還會降。只要產品價格倒掛,企業的現金流就會不斷減少,并且產量越大,現金的損失會越快,不停產來保現金流的觀點似乎說不通。在產品價格倒掛的情況下,加大產品的預售(寅吃卯糧)和獲得銀行的貸款,并設法減少供應量,這才是保現金流的正解。
確實有企業停了,就再也開不起來,但筆者相信他們會設法減少產量,以期堅持得更久,因此這部分企業的供應是下降的。
國內尿素產能大部分都是幾套小裝置構成的,在低于直接材料成本時,停一二套既減少了虧損,又不會造成客戶和銀行的恐慌,也會減少供應量。
更多的企業不存在停了就倒的擔憂:比如上市公司和實力雄厚的國企,但上市公司需要給股民交待,國企要給政府交待,在低于直接材料成本時,筆者認為不停產的可能性也不大。東北大部分的國企尿素產能都停了,湖南一家上市公司背景的企業也停了,60%左右的開工率就是明證。
印度的庫存高
中國尿素會出口不暢
今年對中國尿素打擊最大的當屬對印度的出口,但現在筆者想談的恰恰是印度可能會促成中國尿素的反彈。
中國是尿素第一出口大國,印度是第一進口大國,中國尿素產能過剩的最大受益者是印度。印度人招標策略的一變再變,充分顯示了印度人的精明,也把中國尿素逼到了死角。筆者上文曾分析過,假如尿素價格維持不動或下降,后期不出口也能實現國內的產銷平衡!如果印度再逼下去,那么中國就有可能完成尿素的去產能過程。沒有了中國因素的抑制,印度尿素的進口必然會受到“圍剿”。FOB200美元/噸左右的價格足以置中國尿素于“半死不活”的狀態,延緩中國尿素去產能的過程,用中國企業的虧損來補貼本國,無疑是印度的最佳選擇。企業的開工率說明中國尿素企業已經到了承受的極限,這個時候不救,只會落得唇亡齒寒的結果!基于印度人的精明,一定不會殺雞取卵,因此筆者判斷印度會適時出手,并且可能采取不定量招標的方式大量采購中國尿素。筆者也有可能高估了印度的智慧,但假如印度真的這么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