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少的投入,獲得更大的產出。”近年來,以腐植酸、甲殼素、魚蛋白、海藻酸等為代表的生物刺激素類產品,在助力作物增產提質方面,以其“四兩撥千斤”的神奇作用越來越受到業界關注,對生物刺激素的研究和開發也掀起一陣熱潮。
與此同時,作用機理不清、產品良莠不齊、缺乏行業規范和標準也是該類產品存在的現實問題。專家建議,對這一類產品要加強作用機理和應用技術的研究,推進科學管理,切忌盲目跟風和炒作概念,以促進生物刺激素行業健康發展,使其更好地服務農業生產。
1
既非農藥也非肥料
身份界定仍未明確
誘導因子、生長調節劑、植物抗性增強劑、植物強壯劑、生理激活劑……長期以來,生物刺激素被冠以多種不同的稱謂。生物刺激素是什么樣的物質?和激素是不是一回事?它的作用機理是什么?圍繞著生物刺激素,還有很多疑問待解答。日前在北京舉辦的中國生物刺激素高層論壇上,多位業內專家對此進行了交流和探討。
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生物刺激素目前尚沒有一個明確統一的定義。大家引用最多的是歐洲生物刺激素產業聯盟給出的定義:生物刺激素是一種包含某些成分和微生物的物質,這些成分和微生物在施用于植物或者根圍時,其功效是對植物的自然進程起到刺激作用,包括加強或有益于營養吸收、營養功效、非生物脅迫抗力及作物品質,而與營養成分無關。
“生物刺激素并不是新事物,像腐植酸、微生物肥料,在我國已經有很長的應用歷史了,只不過沒有明確進行定義和歸類。”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說。
全國肥料和土壤調理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段路路博士認為,嚴格意義上講,生物刺激素既不完全屬于肥料也不完全屬于農藥。它處于肥料和農藥的邊緣,目前農藥中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板塊、肥料中的功能性肥料模塊都屬于生物刺激素。
雖然對其身份的界定仍顯模糊,但“對植物具有生理活性、非肥料非農藥、對植物生長有益”這三點已成為業內對生物刺激素的共識。而氨基酸、腐植酸、海藻提取物、甲殼素、殼聚糖、生物菌、抗逆制劑等都屬于這個家族的一員。
論壇上,專家還特別強調,生物刺激素與肥料、激素不能混為一談——肥料是給作物提供養分的,而生物刺激素通過影響植物代謝起作用。
2
量小卻高效
減肥減藥實力不容小覷
“海藻提取物具有調理土壤的特性,能提高養分效率。”“生物質提取液可以調節土壤pH值,顯著降低盆栽黃瓜根結線蟲的發生率。”……在論壇上,多位專家用實例加以介紹并肯定了生物刺激素的特殊功效。雖然不是農藥也不是肥料,但生物刺激素可以解決肥料和農藥解決不了的問題,特別是當植物遇到非生物脅迫因素逆境所造成的“生理性病害”或“氣象災害”時。而其在助力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覷。
農業部微生物肥料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主任李俊舉例介紹說,微生物肥料可以活化養分,提高肥效,修復和改善土壤,提高地力,在陜西、甘肅等西部地區的葡萄、蘋果等果樹上推廣應用,可以明顯地增產、提質、抗逆。
南京林業大學生物質氣(液)化工程研究中心教授周建斌介紹了其多年研究試驗的成果——使用炭基肥料、生物質提取液肥料,可以直接減少肥料和農藥用量,同時可以修復退化、污染的土壤。
山西農業大學教授王曰鑫介紹,腐殖酸可以緩釋氮、活化磷、穩定鉀,添加到大化肥中有明顯的增效作用,還能提高植物抗旱、抗鹽、抵御重金屬脅迫等能力。
“生物刺激素可以增加植物抗逆性和抵御非生物因素的脅迫,調節和改善植物體內水分,促進營養物質的吸收、運轉和使用。”段路路指出,有關實驗數據顯示,使用生物刺激素的作物產量增幅最小為5%~10%,肥料利用率至少增加5%,農藥用量節省5%~10%。
3
研究認識不足
缺乏行業規范和標準
雖然良好的功效得到廣泛認同,但是對于生物刺激素的科學研究依然處于表層。中國植物營養與肥料協會理事長白由路介紹,目前生物刺激素在我國是研究少、應用多,就如同中藥一樣,目前對其作用機理鮮有研究成果,到底是哪些成分發揮作用,還不太清楚,被忽略和沒有充分認知的生物刺激素還需要深入挖掘。
科學研究不足,也給登記管理和市場監管造成了難題。據了解,當前生物刺激素多作為肥料進行登記,農業部登記的約1萬多個肥料產品中,與生物刺激素有關的大約為3000~4000個,約占35%~40%。
“相對于國外,生物刺激素產品在國內已經有相對健全的標準,如微生物肥料、腐植酸肥料等等,但目前對生物刺激素分類管理的相關辦法,并沒有體現出其特殊的功能和實際效果。”高祥照表示,目前大部分生物刺激素被歸類為肥料。由于說不清作用原理,有的被牽強附會地歸類為水溶性有機肥,有的被登記為土壤調理劑,還有的被登記為農藥,還有一些不能清楚解釋原理的生物刺激素無法獲得登記。可以說,目前國內不少人對其作用了解不夠深入,在研發方面也比較粗糙,標準模糊,檢測管理比較粗放。
“如何建立起統一的法律法規和健全的市場準入制度,也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段路路認為,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通過研究明確生物刺激素的功能機理,同時還要借鑒歐盟的管理經驗。
4
不能取代肥料
協同配合才能發揮最佳效力
近年來,生物刺激素在歐盟國家呈現直線上升的發展勢頭,據愛爾蘭亞特蘭蒂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約翰·奧沙利文預測,到2018年生物刺激素的全球市值會從2013年的12億美元增長到22.41億美元。
在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勢在必行的今天,生物刺激素在我國也展現出了良好的發展前景。面對日漸升溫的生物刺激素市場,不少專家強調,生物刺激素不能取代肥料,在推廣應用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科學認識,加強研究和應用,千萬不能概念炒作。
“推廣的過程中,要注意普及生物刺激素的概念和基本常識,避免將其和傳統肥料混為一談,切忌過度炒作概念。”高祥照提醒道,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讓農民看到生物刺激素的實際效果,用科學的態度研究生物刺激素的機理,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規范管理、精細生產和精準使用。
段路路表示,生物刺激素并非作物產量品質提高的靈丹妙藥,合理的肥料養分供應是農作物高產優質的基礎。生物刺激素不能作為單一產品使用,而應配合作物健康栽培,高效養分管理的綜合技術方案,采用高效土壤——作物診斷技術了解土壤養分供應和作物需求,這是非常必要的。
白由路也提出,生物刺激素沒有廣譜性,只有針對性和預防性,只有在適合生物刺激素發揮作用時用比較好,不是所有植物在所有條件下都需要,把生物刺激素配合在大化肥里,可以使大化肥利用效率更高,對環境更好,這將是一個發展的重要方向。
“我國對生物刺激素的研究滯后于商業推廣。”段路路建議,應加強政府部門、企業、科研單位的合作,加強這一新領域的作用機理和施用技術研究,規范相關產品的檢測標準、登記標準,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生物刺激素的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