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保水劑和開發控釋肥是實現減量增效、化肥零增長戰略目標的重要技術手段,在取得重要進度的同時,也碰到了一些問題。一是成本高,保水劑的市場價一般逾2萬元/噸,包膜控釋肥價格一般也增加50%以上,國外產品價格更是高達兩倍之多。二是若無滴灌設施,節水與節肥難以同步。
能不能開發一種同步降低保水劑和肥料控釋成本的新技術?甚至進一步開發包含氮磷鉀大量元素在內的節水、節肥技術方案,從而“一攬子”解決呢?我們華南農業大學新肥料資源研究中心在原有保水和控釋肥技術的基礎上探索多年,終于通過將保水劑和肥料加工成保水構件的途徑獲得了成功。保水構件使得過往水肥分離的調控措施,變成水肥一體化調控的技術載體,是滴灌、噴灌和地膜覆蓋以外的一種新的產品選擇。
保水構件開拓了對根層土壤長寬高三維空間的調控,它的成功源自以下3項創新:一是保水材料的創新。我們篩選出具有緩釋性的有機、無機肥料,經加工后用于保水劑中。二是使用技術的創新。通常是保水劑與土一起混勻,而保水構件則是集中施于適當耕作層以產生托水力,“好鋼用在刀刃上”,用量不多卻效果顯著。三是“兩力合一”原理的創新。保水構件不僅有一般保水劑的吸水力,還通過構型產生特定托水力,“兩力合一”可以減少土層水肥養分流失,減少保水劑用量仍可保持相當的保水效果,從而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