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去秋殘蝗基數和今春蝗卵調查結果,結合氣象、生態等因素綜合分析,預計2016年東亞飛蝗(夏蝗)在我省為偏輕發生,局部有發生高密度點片的可能,主要發生區域在永濟、臨猗、萬榮、芮城等沿黃灘涂及內澇蝗區,蝗蝻出土盛期在五月中下旬,防治適期在六月上中旬,發生面積37.6萬畝,需防治面積8.2萬畝,發生面積和發生程度與常年接近。土蝗在我省北部常發區為中等發生,局部偏重發生,發生面積270萬畝,需防治面積90萬畝,總體發生程度輕于上年。主要發生區域在大同火山群、朔州洪濤山沿線和滹沱河沿岸。蝗蝻出土盛期在5月下旬,防治適期在6月中旬。
二、預報依據
1、蟲源基數
東亞飛蝗秋殘蝗4.7萬畝,比上年減少0.4萬畝,明顯低于常年水平。東亞飛蝗春季挖卵調查樣點440個,有卵樣點10個,有卵樣點率2.3%。平均蝗卵密度為0.59粒/m2,低于近三年均值但略高于上年。最高蝗卵密度為95粒/ m2,低于常年均值但與上年接近。卵越冬死亡率為23.6%,明顯高于上年和常年。土蝗秋殘蝗面積47.7萬畝,比2014年和常年明顯減少,2016年3月下旬挖卵調查:土蝗調查樣點88個,有卵樣點22個,多集中在大同市,卵死亡率較高,達67%。每平方米平均卵粒數為39.2粒,最高為437粒,明顯高于上年和常年均值。
2、氣候條件
據山西省氣象臺預報:2016年全省東亞飛蝗發生區降水量與常年同期比,5、6月份偏少,其中6月份偏少2-5成;土蝗發生區5月份降水偏多,6月份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太原市偏多1~2成,呂梁市偏少。平均氣溫,大部分地區較常年略偏高。6月份北部較常年偏低0~1℃。 6月份降水嚴重偏少,有利于東亞飛蝗的發生。
3、生態條件
桃花汛期,我省東亞飛蝗主要蝗區過水面積在5萬畝以上,對蝗蟲的發生有一定不利影響。而由于近年來黃河灘涂加速生態改造,農田面積擴大,玉米、小麥等喜食作物增加,對東亞飛蝗適生環境有一定破壞,但也為東亞飛蝗的發生提供了食源,增加了高密度點片發生幾率。我省北部土蝗區夾荒地面積較大,高密度蝗卵點片明顯偏高,為局部重發提供了有利條件。
三、防治建議
1、各級農業部門要認真分析本地蝗蟲的發生趨勢,對各蝗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蝗情監測力度,及時發布預報,積極研究制定防控計劃,做好分類指導工作。各蝗區要及時建立治蝗值班與蝗情報告制度,及早準備防蝗物資,組建防蝗隊伍,培訓防蝗人員,爭取防蝗工作的主動權。
2、在低密度蝗區利用殺蝗綠僵菌、殺蝗白僵菌、蝗蟲微孢子蟲等微生物農藥和其他植物源農藥開展防治,保護蝗區生態環境。在高密度蝗區和農田周邊發生區,組織防蝗專業隊,選用馬拉硫磷油劑或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化學農藥及時控制蝗蟲的發生為害,實現“飛蝗不起飛成災,土蝗不擴散為害”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