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各區域站系統監測,結合小麥長勢及天氣趨勢綜合分析,預計今年我省小麥條銹病偏重發生,其中江漢平原、漢江沿岸麥區4級,局部5級;鄂西北其它麥區3級,鄂東麥區2級;病害流行高峰期3中旬-4月下旬,發生面積550萬畝。主要依據如下:
一、當前條銹病發生情況
3月中旬,我省宜昌、荊州、荊門、襄陽、黃岡、咸寧、潛江7市(16縣區)見病,發生面積5.38萬畝,發病區域較廣,當陽、公安、荊州已呈點片發生,形成條銹病大區流行態勢。3月中旬前半段條銹病擴散趨勢明顯。當陽調查4個鄉鎮100塊田,病田率12.7%,中心病團病株率達91.9%、病葉率20.3%;公安縣定點調查,中心病團數由一周前的3個增加到10個,最大病團面積由0.1 m2擴散到2m2;鐘祥市開始出現發病中心(8株10葉),上部葉片出現新鮮夏孢子堆;崇陽縣、紅安縣、宜城為零星病點,暫未發現發病中心。
二、品種抗性
我省主栽鄭麥9023、鄂麥27、襄麥55等主栽品種對條銹病抗性差。據監測小麥條銹病新種群,貴22類群2014年在我省的種群占比達8.45%,上升趨勢明顯,小麥各品種對此新生理小種無抗性。豫麥、周麥、新麥系列等感病品種、小麥種植帶南擴等因素有利于條銹病的發生和流行。
三、作物長勢
我省小麥長勢較好,田間小氣候有利于條銹病發生。
四、氣候因素
據武漢區域氣候中心預測, 3~4月大部地區平均氣溫略偏高,總雨量鄂東及江漢平原東南部偏多1~3成,其他大部偏少1~2成。江漢平原東南部、鄂東天氣對當地小麥條銹病病菌侵染和病害流行有利。加之春季冷空氣活動頻繁,也有助于病菌大區擴散和病害蔓延。
各地要加強小麥條銹病的監測預警工作,及時發布病蟲情報,指導農戶科學防治。
湖北省植物保護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