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化肥的有效利用率為35%左右,農藥的有效利用率是30%左右,農膜殘留率高達40%。這也就意味著,65%的化肥都變成了污染物,留在了環境當中,最終造成土壤污染,成為制約我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誘因。這些數據在2014年4月份,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聯合發布的土壤污染調查公報中得到了證實。
土壤污染因何而生?據有關數據顯示,除了工礦業和城市排廢污染,農業生產活動中的污水灌溉和化肥、農藥、農膜等過量使用,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而放慢化肥的施用量無疑是遏制化肥流失和土壤污染的最有力的抓手。正因如此,關于土壤污染和修復的話題才上升為國家工程,該工程的核心就是科學施肥和增效減量。
那么,哪種肥料會受益?
隨著土壤修復工程的實施,必然會對我國肥料產業和生產企業產生重大影響,誰盯上了土壤修復的蛋糕,誰就基本上挖到了一個富礦。
從品種上看,氮肥的增長勢頭首先會得到控制,其次是磷肥;從區域來看,東部地區和基本農田保護地區化肥增長勢頭首先會控制,其次是中部地區;微生物菌肥、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會得到較高的重視,可能有更多的支持政策出臺;提高肥料利用率明顯的生產技術、施用技術會持續得到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