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各地冬后二化螟種群基數、早稻栽培布局、未來天氣趨勢等因素,經綜合分析,預計 2015 年早稻一代二化螟總體中等發生,局部中等偏重發生。其中,浙北單季稻區輕發生,其它單季稻區中等發生,單雙季混栽稻區中等偏重發生。一代二化螟發育期接近去年和常年。預計浙南沿海及浙西南山區一代二化螟羽化高峰期為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其它地區為 5 月中下旬。主要預測依據如下:
1. 冬后殘留量。據全省主要病蟲測報站近期田間調查,各類型田冬后二化螟稻樁平均殘留蟲量為 1723 頭 / 畝(幅度 0-8600 頭 / 畝),比去年增加 18.2% 。地區間、田塊間冬后殘蟲量差異較大,其中浙中、浙南及東南沿海等單雙混栽稻區相對較高 .
2. 發生期預測。據各地越冬代二化螟發育進度調查, 50% 的調查站點成蟲羽化盛期接近去年,桐廬、鄞州、諸暨、龍游等地成蟲羽化盛期比去年推遲 3-5 天,象山、蘭溪、常山、景寧、溫州、臨海等地比去年提前 2-8 天。
3. 抗性監測。據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監測,我省大部分地區二化螟種群對氯蟲苯甲酰胺和氯苯蟲酰胺處于低抗至中等抗性,其中余姚、象山種群已產生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數均大于 10 倍,對雙酰胺類藥劑抗性上升趨勢明顯;同時對有機磷類已普遍產生中等至高水平抗性。部分地區二化螟抗藥性的上升將可能大大增加一代二化螟為害的程度。
4. 天氣趨勢。 4 月我省降水主要集中在上旬,呈現西北多東南少的分布;氣溫偏高,但變化幅度大, 7 ~ 9 日全省出現了自 1996 年以來第 2 個較嚴重的倒春寒天氣,各地早稻播種、移栽較常年偏遲。據省農業氣象中心預計, 5 月平均氣溫全省大部比常年略偏高或偏高,降水量浙南地區接近常年或略偏多,其他地區略偏少或偏少,將有 3 次中等強度的冷空氣過程。因此 5 月份整體氣候條件對一代二化螟的發生沒有較明顯的不利影響。
綜上所述,全省主要單季稻區二化螟田間冬后殘蟲量不高,單雙混栽地區殘蟲量較高。我省早稻種植面積較少,一代二化螟受蟲面積小,有效蟲源田增多,部分地區種群抗性上升,加上預期發育進度和早稻生育期吻合度高,氣候條件適宜,這些因素都有利于一代二化螟在早稻田集中發生為害,對早稻生產安全將構成較大威脅。各地要切實加強蟲情調查,及時發布病蟲情報,分類指導科學防治。要根據當地二化螟抗藥性情況,準確選用對口藥劑。蟲量特別高的地區,要適當提早防治,及時做好補治,有效控制一代二化螟發生為害。
(浙江省植物保護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