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主辦,華昌企業院士工作站承辦的“農業可持續發展與肥料創新研討會”在江蘇南京舉行。與會代表認為,面對農業面源污染防控和化肥施用零增長的新形勢,化肥行業要在資源可持續開發、精準施肥、肥料產品多樣化、養分綜合管理等方面的協作創新,實現中國肥料行業變“跟跑” 為“領跑”。
[2_副本.jpg]
中國農科院資源區劃所研究員白由路表示,中國化肥產業已經進入自給有余和產能大幅提高的階段。但肥料生產中仍存在規模集中度不高、復合化率低、功能性肥料標準缺乏、二次加工比例過大、夸大肥效、肥料標準過細等問題。為了推動行業轉型升級,他建議:一、延長基礎肥料產業鏈,限制肥料二次加工;二、標準制定不宜過細;三、生產布局以資源分布為核心,減少向農業污染區輸入肥料。
[3_副本.jpg]
鄭州大學許秀成教授介紹美國精準農業和日本植物工廠的發展情況,他認為,未來中國化肥要由“跟跑”變為“領跑”要做好四件事:復合肥要變為多功能的顆粒;鉀肥海水提取技術推廣和淡水資源生產結合;低品位磷礦的活化利用;氮肥要研究模擬生物酶催化。
[4_副本.jpg]
中國農業大學資環學院教授劉學軍認為,我國肥料用量高于絕大部分國家,但產量低于發達國家,我國糧食作物產量僅達到可實現產量潛力的60%。如果中國氮肥利用率從35%提高到42%,再利用好環境氮養分等,每公頃耕地至少可減少氮肥用量50-60公斤,相當于減少600萬噸至720萬噸肥料氮投入!全國實現2020年以后 “氮肥零增長”目標沒有問題。
[5_副本.jpg]
中國氮肥工業協會名譽理事長劉淑蘭表示,2014年我國氮肥總產能6000萬噸左右,其中尿素產能8070萬噸;2014年,產能退出的速度加快,全年退出尿素產能500萬噸,尿素新增產能也在500萬噸左右,新增和退出產能基本持平,全年總產能沒有增長。近幾年氮肥行業效益不佳,“十二五”期間平均銷售利潤率僅2.38%,低于化肥行業4.73%的平均值;2014年氮肥行業虧損56.6億元,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氮肥行業轉型升級的任務尤為迫切。因此,建議“十三五”期間要搞好傳統氮肥的提質增效,大力發展增值尿素和尿素硝銨溶液,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
[6_副本.jpg]
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高祥照表示,提高肥料利用率要抓好兩件事,一是將施肥與灌溉結合大力推廣水肥一體化,二是將施肥與農業機械相結合,考慮機械化施肥,節省勞動力。
[7_副本.jpg]
中國科學院院士朱兆良表示,化肥行業發展的關鍵是減少肥料損失,要結合農田產量水平考慮化肥投入,從施肥技術和栽培水平上努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8_副本.jpg]
作為承辦方,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郁健表示,華昌化工正在規劃“十三五”,定了兩個戰略,一個是肥料堅持化肥,要進入新材料,要走出化肥。土地流轉、國家糧食安全、環保治理等政策正在發生變化,農業生產面臨著深刻的變革。傳統肥料生產企業要借鑒先進的發展理念才能在 “十三五”行業競爭中走在領跑位置。
[9_副本.jpg]
來自農業部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國家化肥質檢中心(北京)及相關院所的30多位專家還就新型肥料研發、水肥一體化、生物有機肥、耕地質量保護、肥料登記與標準化等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