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實現發展新突破
近日,第二十二屆全國磷復肥行業年會在成都召開。來自國家相關部委的領導、行業內專家、企業代表共同就未來行業主體如何認清發展新常態,不斷適應新常態,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行業如何加快調結構、轉方式的步伐,實現由數量型發展向質量型轉變等話題展開了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從年會上獲悉,在磷復肥行業總體供過于求、市場持續低迷的大背景下,2014年全國磷復肥產量小幅增長,產能擴張減緩。2014年國內磷銨產業已沒有新增產能的投產,原計劃上馬的項目也推遲了建設進度,一些無法生存的企業加速了退出步伐。
2014年全行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發展方式有所轉變。一是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向資源產地集中的趨勢愈加明顯。全國折純產量前10名的企業產量已占全國總量的53.3%,鄂、貴、云、川四個磷資源產區的磷復肥產量已占全國總量的73.3%。二是產品結構調整加快,新型肥料發展迅猛。高濃度磷復肥產量增長達到6.4%,低濃度磷肥產量及占比繼續下降。隨著高效、高產、節水、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專用復合肥以及以緩控釋肥料、水溶性肥料等為代表的新型肥料發展迅猛。據估算目前新型肥料市場份額已經超過10%。其銷量很好,盈利水平也較高。三是原料結構進一步優化,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提高。湖北省的生產企業研發出多種先進的選礦工藝和尾礦再選技術;如湖北祥云開展鎂的資源化利用取得成功;如甕福集團、云天化集團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浮選劑、選礦工藝,促進了中低品位磷礦的高效利用。四是企業組織結構調整加快。行業內一批大型綜合型企業集團,如云天化股份、開磷集團、魯西化工等,本著精簡、高效的原則加大內部機構的調整;如六國化工成功收購安徽中元化工壯大實力;如開磷集團、湖北三寧化工等企業積極籌備上市。更為可喜的是行業內一大批企業家歷經市場競爭的洗禮和錘煉更加理性成熟,應對市場變化的能力不斷增強。
全行業創新驅動力度加大,轉型升級已見成效。如金正大集團聯合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發出適宜大田作物的緩控釋肥料,創新了硝酸分解磷礦的新工藝,建成了全球最大的緩控釋肥料生產基地,此后又進軍水溶肥、硝基肥和生物肥領域;如開磷集團、深圳芭田、魯西集團、湖北三寧、新都化工等企業在新型肥料創新的同時,還積極創新改進施肥技術,將肥料的施用與新型農機、農藝有機結合起來,走出了一條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新路。另外,行業節能減排深入開展,磷石膏綜合利用也穩步推進。2014年全行業磷石膏利用量達到2300萬噸,占當年產生量的30.3%。
前進中認清發展新常態
當前,全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仍未改觀,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難度仍然較大;行業盈利能力下降,特別是基礎肥料的競爭力明顯下降;環保資源壓力逐步增大;行業創新能力亟待增強。在此嚴峻形勢下,把握行業發展新常態對于創新調結構轉方向的思路和方式,實現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國磷復肥工業協會理事長周竹葉表示,農業新常態提出的要求是:緊緊圍繞“穩糧增收調結構,提質增效轉方式”的主線,大力推進化肥減量提效、農藥減量控害,積極探索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特別是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問題。這必將對化肥行業、生產企業以及化肥市場產生重要影響。
農資流通行業的經營模式也出現了新常態,農資銷售由“大而全”經營向品牌效應轉型;傳統化肥產品經營向差異化產品經營轉型;營銷服務從產品營銷向“產品+服務”的營銷方式轉型;電子商務、郵政分銷等發展較快。
磷復肥行業的新常態特征表現為:化解過剩產能難度依然較大;肥料出口對市場的影響作用越加顯現;肥料需求增速放緩、服務需求呈現多元化;用肥結構變化、復合化趨勢加大,新型肥料發展較快、規范運行迫在眉睫;資源、環保、安全對行業企業約束力越來越強,資源綜合利用任重道遠。
從生態文明建設與環境保護新常態看,環境保護對轉方式、調結構的倒逼機制正在加快形成。中國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周獻慧介紹說,為配合新《環保法》的實施,將有54項新《環保法》相關法規的配套工作,已完成了按日連續處罰、限產 停產、突發環境事件調查、企業環境責任公開等5部相關法規的配套工作。近期化肥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編制;磷肥行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磷肥行業清潔生產指標體系的工作也正在展開。
轉變中把握發展新思路
周竹葉提出,當前,行業面臨的形勢仍很艱難,要重點實現由數量型發展向質量型轉變,企業應在轉變中把握發展新思路。要努力開拓市場,實現穩增長的目標。企業一方面是做好傳統市場的鞏固和壯大,努力克服鐵路運價調整帶來的負面影響,合理制定營銷策略,抓住出口稅收調整的機遇,充分利用好國內外兩個市場,另一方面要發現和培育農業新常態下新的經濟增長點,加快發展生產服務產業,不斷延伸產業價值鏈。
復合肥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陳宏坤指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重視科技研發、確保產品質量,復合肥企業才能做大做強。目前,科技創新已成為復合肥企業競爭優勢的決定因素。復合肥企業要全面實施科技創新驅動戰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必須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金量和附加值,不斷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以產品品質引領市場。
鄭州大學化工與能源學院副院長湯建偉表示,要加大磷化工行業科技研發投入,發揮我國磷資源優勢,開發綠色循環生態工藝,開展節能減排,清潔生產,構建磷資源循環經濟產業鏈。通過科學規劃,強化宏觀調控和市場監管,引導企業進一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實現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嚴格行業準入條件,嚴禁新增落后產能。創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維護市場公平秩序,盡快出臺《化肥法》。
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院副總工程師高永峰也強調,未來,磷復肥行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是主線,以提高行業整體質量,適應現代農業需要為主要目標。同時,要加強技術改造和產業升級,節能降耗,提高技術裝備水平。要注重科研,提高新產品和新技術的研發力度和產業化能力。要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發展高端資源綜合利用產品。
周竹葉特別指出,隨著化肥市場化改革進程步伐加快,化肥回歸于一般商品屬性的趨勢已形成,以市場為導向已成定勢。今年元月份,鐵路運價調整中取消了化肥、磷礦石的優惠運價;4月19日發布的“下調燃煤發電上網電價和工商業用電”中明確指出要逐步取消化肥電價優惠,2016年4月20日起將全部取消電價優惠;同時,化肥恢復征收增值稅的改革也是近在眼前。鐵路運價、電價、稅收等,這一系列改革的步驟,將對行業的生產、經營與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行業及企業應從思想上、發展戰略以及物質上做好化肥市場化改革的各項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