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制定并發布《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后,行業企業隨之調整發展步調已有跡象:“公司正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投資新建120萬噸/年新型復合肥項目(一期80萬噸/年)和60萬噸/年硝基復合肥項目,未來將進軍硝基水溶復合肥、緩控釋復合肥等中高端復合肥的市場。而上述新型肥料的成功研發正是基于公司與中國農大等科研機構的長期合作。未來公司計劃在3-5年內,將新型肥料占比提高到30%-40%右。”新洋豐公司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稱。
另有從事化肥方面研究的學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在增長設限的情況下,行業應該大力推廣配方肥、有機肥的使用,同時,推進施肥方式的轉變,提高耕地質量,并且“鼓勵開發新型肥料,如果沒有有機肥等產品的補充,零增長的目標是難以實現的,目前來看,肥料行業是以工業和化學科學為主要研究領域,未來行業一定會增加對生物學等相關領域的研究”。
零增長目標為行業設天花板
行動方案顯示,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將化肥使用量年增長率控制在1%以內;力爭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毫無疑問,這為行業設定了一個可觸及的“增長天花板”。
這對化肥類上市公司而言,意味著要在一個設定好的范疇內讓業績有可持續的增長。從這些公司目前的業績情況來看,整體水平參差不齊。Wind數據顯示,14家氮肥生產企業里,有11家公司的營業收入同比去年正在下降,且有7家公司在2014年度虧損;3家磷肥生產企業里,有1家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去年略有減少;鉀肥和復合肥企業的情況略好,其中,6家復合肥生產企業有1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大幅下滑且出現虧損,其余公司在2014年凈利潤皆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在業績表現較差的氮肥企業中,許多企業不約而同地將業績景氣度差的原因歸結于行業供需失衡和原材料的價格不穩定。
求變,也成了一些企業的選擇,在這種“增長天花板”的背景之下,公司對未來的主營業務的設置比例會有怎樣的打算呢?以磷復肥為主營業務的新洋豐公司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稱,“公司逐步將新型肥料占比提高到30%-40%左右(蘋果等作物專用肥也屬于磷復肥)”。
配方施肥將漸成主流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行動方案為行業設置了一個總體的“增長天花板”,但是,也提及了不同區域未來需調整的施肥品種等事項,也即,在不同的品種之間,不同的區域存在“互通有無”的機會,另外,“配方施肥”等方式也在行動方案中有所提及。
新洋豐相關人士對記者介紹,公司在定制肥料方面也在積極嘗試。
“‘中國農大—新洋豐新型肥料研發中心’打造全國測土配方施肥示范網絡,把配方肥的推廣與對農民的培訓提高、農化服務與田間指導、新型肥料與配方專用肥研發和營銷模式創新有效與結合起來,現在已研發并推出了70多個專用配方肥,涵蓋適應我國不同土壤的各種大宗作物,并成功地推向市場。”上述新洋豐公司人士稱,同時,公司與國家雜交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將以國家雜交稻“四大試驗工程”為平臺,全面開展試驗示范合作,研發和推廣出新的適合不同超級稻、不同種植制度、不同生態類型的超級稻系列專用肥。
除了產品的調結構,關于農業企業銷售渠道的求變革也是行業近來持續討論的話題。有觀點認為,互聯網的加入,改變的是產業鏈的信息對稱及供應關系,通過減少中間環節,使產品經銷的傳統模式得到根本改變,在行動方案提及了區域品類的建議調整之后,企業如何調整銷售渠道?也許借助互聯網是個不錯的主意。
公開信息顯示,多家農業企業在2013年和2014年的定期財務報告中描述了關于公司對農資互聯網或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投入及側重,而化肥身為重要的農資品類,從業企業是否也會積極籌謀“觸網”事項呢?對于這個話題,新洋豐未直接回復《證券日報》是否會有切入互聯網領域的打算,只是稱:“互聯網正在改變很多傳統行業,也包括農資行業。農資企業可以借助互聯網,打造電商平臺,優化供應鏈流程,降低綜合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和盈利水平。公司對農資電商保持密切關注,將成立專業化團隊,積極探索互聯網營銷,更便捷的、有針對性地為農戶提供農資產品解決方案,提高農業種植效率和農民種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