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化肥
近日,農業部印發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和《到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兩個文件,明確提出“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不合理投入,保障糧食等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這一文件的出臺對于化肥生產和流通企業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一、用市場+行政干預迫使行業不再新增產能
目前國內除鉀肥外的氮肥和磷肥,乃至化學合成復合肥行業,均面臨過剩局面,企業開工率長期處于中低水平,甚至部分企業一年中僅開幾個月時間,嚴重造成了投資的重復和浪費,給企業造成了巨大的資金和銀行信貸壓力。該政策的出臺,將會進一步抑制了企業投資的沖動,減少盲目上馬和擴建。
二、進一步淘汰企業陳舊和能耗高的設備
目前化肥行業中仍存在在一批陳舊和能耗高的生產設備,雖然企業也為其進行了設備的改造,其廢氣、渣、液均有了較大改觀,但生產工藝的落后依然影響著企業的生產成本及成品價格,難以真正達到提升競爭力的目的。該政策的出臺,將會倒逼企業淘汰這些落后裝置,向其它領域轉型或進而開發新的適銷產品。
三、流通企業競爭壓力倍增
現今的化肥流通領域,除傳統的化肥經銷商外,由于其進入門檻的降低,新增了很多資本及新加入者,給流通企業造成了很大競爭壓力。2015年初,筆者曾經聯系過的一位經營了化肥三十年、從當初的供銷社一直到自己經營的老化肥人--表示自己將“轉戰”農業了,準備在個“山清水秀”的地區承包幾百畝地養老了--在唏噓之余,筆者想,持這種觀點的應該不會是一兩個人,在整體化肥競爭壓力繼續加劇下,改革開放后的第一代老農資人面臨退休的局面。而“化肥零增長” 政策的出臺,勢必會使得流通領域競爭更加激烈,導致很多年齡偏大、沒有經營特色、沒有規模效應的流通企業退出化肥圈。
四、提升化肥利用率依然是個長遠而巨大的目標
目前的化肥整個行業利用率不到35%,而到2020年要提升到40%以上,這是個長遠而巨大的目標,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需要在化肥產品結構、新產品上入手,還要結合水利、機械、農業設施、施肥技術、種植技術等多方面因素,因此這個目標的實現并不容易。
對于農資人來說,化肥用量的減少,最直接的影響就是銷量的減少,其次是新化肥產品的推廣和服務方式的轉變,另外還有家庭農場導致的流通渠道扁平化、競爭壓力加劇以及經營思路的轉變等等。
化肥零增長了,就是化肥用量減少了嗎?以筆者看來,也許長期來看的確會減少,但短期內還很難實現。
無論是測土配肥還是各種層出不窮的所謂“新型肥料”,短期內很難替代大宗基礎肥料,就像人們吃慣了大米飯,即便補充點牛奶、面包也很難讓人們改變固有的生活習慣一樣,當然如果這個是必須要改的目標,那我想至少也得需要以十年計吧,而如果要達到歐美國家那樣的集中度,恐怕時間會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