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三人成全免费观看电视剧高清,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

首頁 >> 信息中心 >> 農資市場 >> 正文
國內化肥市場每日走勢評述
國內尿素市場動態簡報
改革開放加速促使我國農資企業面臨生存挑戰
http://egbuddhist.com 2006-6-12 12:35:06 信息來源:化肥信息網 瀏覽:

我國農資企業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產生并發展起來的,無論是在產品、經營模式、技術服務還是資本上,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均存在較大差距,隨著開放進程加速,工廠直銷,外商進入等種種挑戰及滲透將會從多方面顯現出來。
  從上游廠商分析,工廠選擇介入流通有著多種深層次的原因。

  一是中間環節本身過多,經營效率不高。計劃供應的層層調撥制度,并不是化肥物流的最經濟路徑。以往,農資商品從生產廠商到終端用戶之間通常要經過四到五個經營環節,每個環節加價獲利,其間發生運輸、儲存、損耗,這不可避免導致了經營成本上升。如工廠附近的基層供銷社,完全可以直接和工廠銜接購銷,并沒有必要通過中間若干級批發商轉手。同時受計劃經濟影響,一些企業形成了官商作風,服務意識淡薄,無法高效率地從事批發業務,市場競爭的結果自然促使流轉成本降低,不經濟的流通環節受到淘汰。

  二是企業改制,員工分流的需要。一些國有化肥生產企業,在計劃經濟下形成了龐大的員工隊伍,面臨競爭環境難以分流安置,便組織起來成立一支龐大的銷售隊伍,派到全國各地駐點銷售,客觀上促成了工廠大規模介入流通。雖然客觀不一定讓企業能獲取有益的邊際收入,但主觀上有利于企業更了解市場,有助于產品實現最優的經濟價值。

  三是出于稅收上的考慮。若通過向自己的農資公司低價銷售,可轉移利潤和減少稅收負擔。如一噸化肥正常銷售價格1800元,進項抵扣1000元,按化肥生產13%的增值稅,需要繳納104元稅金,如果按1200元賣給自己控制的農資企業,只需上26元的增值稅,同時國家對農資流通企業免收增值稅,這部分稅負自然大幅減輕。此外,通過兩次銷售,還可以形成翻番的銷售收入,既有利于經營費用的合理攤銷,又可獲取更多的融資支持。

  工廠直銷模式的建立,以經營化肥為主的農資企業很快遭遇到上游生產業的滲透,眾多的上游工廠不再向省級農資企業供貨,而是通過自建的流通企業向下游客戶直銷。使得農資企業經營化肥總量減少,品種下降,而自身建立的銷售網絡,也面臨無貨可賣或不夠賣狀況。

  從外商企業分析,他們早已瞄準中國巨大的農村市場,在我國正式加入WTO后外商大量涌入。

  面對中國巨大的農資市場,外資企業早已垂涎,支撐他們的不僅有雄厚的資金,還有優秀的管理人才、先進的營銷經驗。更重要的是,一些外商通過合資和獨資的方式,占領了部分我國處于技術空白的市場。中國早已出現了合資的農藥項目和公司,外商獨資和合資的種子公司已有60多家,比如上海杜邦農化有限公司是中美合資企業,在1990年就已進入中國,這是第一家由世界著名跨國公司投資的企業。德國的拜耳公司在中國把農業作為它的四大核心領域之一來發展,在殺蟲劑、殺菌劑及獸藥領域都顯示出雄厚的競爭實力。在我國正式加入WTO后,可以說是挑戰大于機遇。在這種情況下,肥料作為農業最主要的生產資料,遭受沖擊將在所難免。這種沖擊直接表現在進口肥料的質量好,品牌響,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間接表現在隨著大量質優價廉的國外農產品進入國內,將造成國產農產品產銷量減少,肥料的整體需求下降。

  WTO后中國將逐步放開肥料進口的限制,大量的國外肥料企業將瞄準中國這個廣闊的市場,那么國內肥料和進口肥料相比差距有多大呢?

一、價格方面,由于發達國家的化肥企業在資源、生產設備、工藝、規模以及管理等多方面擁有優勢,因而國際市場上單質化肥價格均低于國內。其次是國家對進口化肥采取了減免關稅、增值稅等措施,而對國產化肥,除部分小氮肥外,則征收增值稅。因此,國產化肥與進口化肥價格競爭不在同一起跑線上。再者是我國企業體制原因,與發達國家企業相比,同樣規模、同樣工藝的裝置,我們的職工人數是別人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加之我們的原料價格過高,(如生產氮肥所用的天然氣,我國每立方米l元左右,而俄羅斯僅為0.2-0.3元)生產成本大,價格上缺乏競爭力。

  二、肥效方面,國產肥料從個別品種如尿素上,它的內在質量已接近進口肥料。但在整體水平上,特別是復合肥、鉀肥在肥效上和進口肥料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如目前在我國廣東地區使用的進口復合肥主要有挪威產(無牌)、德國產“獅馬”和俄羅斯產“阿康”牌三種高濃度無機復合肥,其共同特點是養份含量高、質量穩定、外觀好,在顆粒大小、抗壓強度、水份含量、水溶性等方面均符合國際標準。在使用效果上,較國產復合肥普遍增產10%以上。國產復合肥與進口復合肥相比,優勢僅體現在價格方面,目前國產復合肥的價格要低于進口復合肥500元一1000元/噸左右。但隨著中國加入WTO,這種價格差距將逐步縮小直至不復存在。

  三、品牌方面,我國的許多行業和產品都是在改革開放后才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從整體上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雖然這種差距正在不斷縮小,有些國產品牌在質量效果上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但綜合看仍然存在相當大的差距。肥料行業也是如此,盡管目前進口復合肥價高貨缺,但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農民還是傾向于使用進口肥。除了進口肥料肥效方面的優勢外,洋品牌所產生的影響不可忽視。根據我國加入WTO的承諾,國內化肥分銷市場即將對外商放開,化肥行業的保護期已來日不多,整個行業正面臨著愈來愈緊迫的壓力。

  因此,我們必須把化肥行業如何為“三農”更好地提供基礎服務,特別是在化肥有限的保護期結束前,如何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提升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以便在外資全面進入化肥流通領域之后減少沖擊,得以持續健康發展等問題,盡快提上議事日程并尋求解決之道。(完)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

相關信息
·安徽省農資流通協會成立 (2006-9-28)
·陜西農資價格止跌回彈 (2006-9-27)
·農資打假行動挽回損失6000萬 (2006-9-26)
·購買農資商品應注意什么? (2006-9-25)
·秋播農資貨足價低 (2006-9-25)
·河南:152萬噸農資備戰“三秋” (2006-9-21)
·河南漯河:農資打假保秋播 (2006-9-21)
·青海省10家企業發出政企聯防假劣農資倡議書 (2006-9-21)
·海南省的農資價格已經持續五個月出現負增長 (2006-9-20)
·如何投訴偽劣農資 (2006-9-19)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欄目導航 | 在線投稿 | 免責聲明 | 人才招聘 | 聯系我們 | B2B
2004-2009©版權所有:農資網,未經授權嚴禁轉載,農資網保留一切權利
客戶中心:0371-63563512 13903839098 技術支持:0371-6356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