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月24日,一位經營農資行業多年的經銷商張老板告訴記者:“2005年又過去了,我去年向供銷社部門申請的農資經營許可證到現在還沒有批下來,沒有農資經營許可證,工商局也不讓我辦理營業執照,現在造成我公司大量人力、財力的損失!
供銷社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
1985年以來,我國農資流通體制逐步由計劃經濟模式向市場經濟模式轉變,但一直實施許可專營制。
農資專營政策對經營農資的市場主體實行嚴格的準入規定,經營者僅限于農資公司、供銷社、農業“三站”(即農技推廣站、植保站、土肥站)和生產企業,個體戶和私企沒有農資經營資格。
張老板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市工商局早已批準他的經營部名稱,卻要求他必須先到供銷社辦理經營許可證,之后才給他辦理工商執照,而供銷社卻以各種理由不予辦理。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各地農資經營者可以在農資市場上和供銷社、農資公司、農技站公平競爭,它們都是平等的市場主體。
張老板對當地供銷社行使政府機關權力的做法表示不可理解。“當地的供銷社既當裁判者,又當運動員。自己本身是一個經營主體,卻要求個體、民營經銷商去它那辦證,這是什么道理?”他疑問道。
農資專營存亂收費現象
記者經過調查發現,一些具有專營資格的單位,根本不經營農資。他們依仗手中的“農資經營資格證”,靠“賣牌”或“掛牌”收取大量“管理費”,做無經營風險的生意!拔夜驹谵k理危險品經營許可證時,花費將近2萬元,對我公司造成很大的經濟壓力,國家一直對從事農業生產資料經營進行減免稅政策,但是在辦理其他證件時卻收費過大,如果按照這樣的收費標準,很多小門市部根本無法辦理,會造成他們違法經營”。張老板告訴記者。
湛江市某鎮農資店老板王某稱,去年12月14日他被當地工商所工作人員上門收取了500元的“管理費”。王某稱,自己的農資店未經工商部門批準擅自開業,屬于無營業執照非法經營,“這點錢就當關系疏通費吧”!
王老板為何不辦理營業執照?原因很簡單:拿不到供銷或農業部門核發的“農資經營許可證”,工商部門不發營業執照!
供銷系統無權發放經營許可證
廣東省供銷合作聯社葉炯秋稱,2004年《行政許可法》實施后,省內各地大多數供銷社都能遵守有關法律,依法停止核發農資經營許可證。不過,也有個別邊遠山區的供銷社仍在核發此證。從法律的角度來說,這種做法絕對是不允許的,而且也不允許收取任何費用。
省農業廳土肥總站綜合科科長曾思堅告訴記者,《行政許可法》實施后,出現了供銷社頒發經營許可證等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主體不明確的問題。根據行政許可法的規定,行政許可由具有行政許可權的行政機關在其法定職權范圍內實施。沒有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明確規定,行政單位不得委托其它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因此,供銷系統無權發放經營許可證。國家和省文件也明確規定,凡是政府承諾對外商逐步開放的領域,都支持和引導民營資本進入,且不限制經營方式。臺商農資公司可取得經營權,而本土企業卻得不到,這是非?尚Φ。
“紅頭文件”仍大過法
據了解,《行政許可法》施行后,《廣東省農藥管理規定》已于2004年9月13日廢止,目前已經沒有法律法規或是規章規定經營農藥、化肥、農膜必須取得經營許可。廣東省工商局早已明確表態,全省已取消農資經營前置審批制度。雖然《行政許可法》已經實施一年多了,但是“紅頭文件”大過法的現象卻存在農資行業。
據有關資料統計,在我國,行政管理中對社會發生效力的文件有85%是各級政府的規范性文件。有些文件在實踐中暴露出不少問題,“紅頭文件”違反上位法或者相互矛盾的現象屢見不鮮。“我公司在肇慶、番禺、清遠、廣州等地組建農資經營部,由于供銷部門以種種借口不給辦理經營許可證,使我公司至今未能辦理工商執照。當地的供銷部門和工商部門只認紅頭文件,無視法律法規,在辦理過程中,工商局的相關領導拿出已經發黃的文件———廣東省政府1996年下發的《關于整頓農業生產資料流通秩序的通知》,該通知雖明確授予供銷部門核發農資經營許可證的權利,但是這個文件應該在行政許可法頒布后就廢止的,但是相關部門還是拿他們來作為依據!睆埨习逭f。
北京華一律師事務所廣州分所主任陳建全認為,工商部門之所以認為農資專營制度仍然存在,就是停留在“紅頭文件”大過法的認識上,是依據國務院過去的文件(指國務院1988年68號文,該文件確立了農資專營制度),如今,這項條款與《行政許可法》第83條相抵觸,理應廢止,但由于國務院至今尚未頒布相關廢止文件,工商部門不敢輕易否定。
相同的法律不同的待遇
按照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承諾,農藥在2004年12月11日允許外商獨資經營農藥,化肥不遲于2006年12月11日允許外商獨資經營!稄V東省關于放寬民營資本投資領域的實施辦法》(粵發[2003]4號)也明確規定,“凡是政府承諾對外商開放的領域,都支持和引導民營資本進入,且不限經營方式!薄拔夜2004年租商鋪至今,雖然門市部都有統一標識,人員都經過專門的培訓,且價格合理,但仍然辦不到經營許可證,但是對于外資企業卻是另外一種態度,例如,臺灣興農農資公司已在惠州、中山和江門等地開辦了80多家連鎖店,而且都辦理了營業執照”張老板告訴記者。
令張老板更不可理解的是,國家雖然一再出臺文件,支持和鼓勵民營經濟的發展,然而他并“沒有感受到政策的優惠”,他說:“對外資,我們處劣勢;對農村的小店,我們也處劣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