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綜述
http://egbuddhist.com 2006-1-12 10:36:26
信息來源:農民日報
瀏覽:
|
|
|
2005年,在全國農資打假部際協調小組的統一部署下,由農業部牽頭,公安、工商、質檢等部門參與,圍繞促進糧食穩定增產和農民持續增收,統一組織開展了“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據不完全統計,農業、公安、工商、質檢等部門全年共出動執法檢查人員150多萬人次,整頓各類農資市場21.6萬多個次,檢查各類農資企業94萬多個次,共立案查處各類假劣農資違法案件11.5萬多起,搗毀農資制假售假窩點4827個,共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22億元。由于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各項措施有效得力,一年來,農資市場逐步趨于規范,經營秩序明顯好于往年,農民對農資質量和市場監管的滿意率同步提高。 統一部署,狠抓落實,多管齊下,協同配合是2005年農資打假工作的主要特點。年初,農業、公安、工商、質檢等六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做好2005年農資打假工作的意見》,并聯合召開了全國農資打假電視電話動員會,部署了全年工作。在此基礎上,農業部積極履行牽頭職能,注重協調配合,提高工作效能,公安、工商、質檢等部門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各部門齊抓共管,通過大案要案查辦、放心農資下鄉、長效機制建立,堵疏并舉,形成了引導放心農資下鄉,打擊假冒偽劣的社會氛圍。 以堵入手抓整頓。農業部組織各地在春、秋兩季集中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狠抓重點地區、重點品種和重點市場,以產品標簽、市場主體資格和產品質量為重點,對縣、鄉農資批發市場、專業市場,以及鄉、村農資經營單位進行了拉網式檢查。年初,國家工商總局啟動了“2005紅盾護農”行動,深入開展農資打假,鏟除坑農、損農、害農行為,組織各地開展種子、農藥、化肥、農機具及零配件等重點農資商品的集中整治行動。全國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則以化肥、農藥、農機和農機配件為重點產品,以農資打假下鄉、查辦大案要案、集中整治區域性質量問題為主要任務,以轄區打假責任制為抓手,深入開展農資打假治劣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了農資專項打假集中行動。公安部等有關部門加大了對大要案件的查處和督辦力度。 以疏為主抓規范。各部門在打假的同時狠抓市場秩序建設,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強化了對農資消費的服務引導。3月,農業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了“放心農資下鄉進村宣傳周”活動,5月又在全國啟動了“放心農資下鄉進村試點”,以探索連鎖經營,鼓勵農資直供。為建立長效機制,農業部出臺了《農業生產資料監督管理工作暫行規定》和《農業部定點農資市場管理辦法》,籌建了《全國農資監管信息網》。各級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積極創新監管制度,普遍落實了監管責任追究制、兩賬兩票、一書一卡、信用分類監管等制度,推行了流通領域農資商品質量定向檢測制度、農資經營單位例會制度、種子留樣備查公告制度和誠信責任制度等。同時,引導農資連鎖企業實行了門店標識、貨源組織、配送服務、零售價格、規章制度、監督管理的“六統一”。國家質檢總局則初步建立了農資打假長效機制,一是強化了“黑名單”制度,建立了“黑名單”數據庫。二是建立健全了質量檔案,建立化肥等重點農資企業檔案并跟蹤進行動態監管。三是啟動了農資產品質量預警制度。 2006年農資打假工作面臨著新的形勢,為此,全國農資打假部際協調小組要求,繼續堅持“著力治本、標本兼治、打防結合、綜合治理”和屬地化管理原則,以加強源頭治理、市場整頓,加大案件查處和公開曝光力度為重點,著力創新手段,強化配合,落實責任制,加快長效機制建設,促進農資打假與監管工作綜合能力與效率水平不斷提高,推動農資市場秩序加快實現根本好轉。 |
【發表評論】
【打印本文】 【關閉本頁】
【大 中
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