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估價定義(Brussels Definition of Value BDV)
國際性的海關估價規定之一,指經歐洲國家海關同盟研究,由34個國家于1950年在布魯塞爾簽署的《海關商品估價公約》。該協議給海關估價做了定義,被稱為布魯塞爾估價定義,它規定海關應以進口貨物的“正常價格”(Normal Price)作為估價的依據,這種估價方法除當時34個締約國外,曾為另外67個國家和地區采用。目前,只有一部分發展中國家以此作為估價規定。
正常價格是指在進口國港口或交貨地區,于交納關稅時,在賣方與買方相互獨立的公開市場上,任何買主都可能買到這種商品的的正常價格。價格中所包括的費用內容以及影響價格水平的因素和條件,都在公約的附件中加以規定和解釋,基本精神是要符合“正常”原則。在同時,同地,同一情況的條件下,幾個不同商人進口同樣商品,其完稅價格只能有一個“正常價格”,海關認為商人申報的貨物價格符合價格定義的“正常價格”時,才接受其為估價的依據,否則需由海關估定一個“正常價格”作為完稅價格的依據,布魯塞爾估價定義是按到岸價格為標準制訂的。“正常價格”是種抽象的價格概念,因此有人稱它為“抽象概念的到岸價格”(Notional Concept of CIF Value)。
由于迄今仍有一部分發展中國家的估價方法采用布魯塞爾估價定義,估價規定的內容不一,有些國家可以利用估價提高進口關稅,形成稅率以外的一種限制,因此,經過《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烏拉圭回合的多邊貿易談判,仍會有一部分國家以布魯塞爾估價定義作為本國的海關估價規定。
產品對產品減稅方式(Product by Product Reduction of Tariff)
是傳統的關稅減讓談判中的減稅方法。通常對選擇出的產品,先由該項產品的主要供應國提出關稅減讓要求,與進口國在雙邊基礎上進行討價還價的談判,達成雙邊協議。然后,這一成對當事國對該項產品達成的雙邊關稅減讓協議的結果,通過最惠國條款實施于所有關貿總協定締約國。通過這種傳統的關稅減讓談判方法,締約各國不僅從它所直接參加的雙邊談判中獲得直接利益,還可以從其他成對的談判國之間達成的減讓中獲得間接利益。締約各國不僅通過最惠國條款獲得間接利益,還可以通過擴大貿易給其他締約各國的經濟帶來進一步繁榮。締約各國在提供減讓時,只有在權衡了減讓可能帶來的直接利益和間接利益后,才能作出與本國經濟利益相適應的關稅減讓。
在這次烏拉圭回合的關稅談判中,多邊貿易談判關稅組在1990年1月30日達成了一項協議,允許參加國自行決定采用何種方法來談判關稅減讓。美國一直堅持要采用“產品對產品”的討價還價方法來進行關稅談判,以便利用其貿易實力向貿易對手要求雙邊互惠的減讓,又不讓別的國家作“免費搭車者”。
關稅和貿易總協定(The 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關稅和貿易總協定是一項關于關稅和貿易準則的多邊國際協定。其主要宗旨是各締約國在處理其貿易和經濟事業的關系方面,通過達成互惠互利協議,大幅度削減關稅和其他貿易障礙,取消國際貿易中的歧視待遇,達到保證充分就業,提高生活水平,保證實際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續增長,擴大世界資源的充分利用,發展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目的。
關稅和貿易總協定創建于1948年(產生于1947年,1948年1月1日生效)。其產生主要源于二次大戰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認為導致世界大戰的主因是國際經濟貿易矛盾,戰前各資本主義國家采取的經濟貿易政策限制了貿易的發展,致使經濟危機頻頻發生,為防止大戰重演,首先應在倡導貿易自由化的基礎上,成立國際性的世界經濟組織,以規定戰后的金融、投資和貿易活動,形成能夠左右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發展的多邊體系。
關貿總協定現有108個正式締約方,另有20多個雖非關貿總協定締約方,但原則遵守和適用關貿總協定法律原則和貿易規則的國家和地區;此外仍有16個世界經濟組織及國家和地區是關貿總協定的觀察員。世界上幾乎五分之四的國家和地區與關貿總協定有聯系。目前,締約國之間的貿易額已占世界貿易額的90%左右,其規模不斷增大,由關稅到非關稅措施,由貨物貿易延伸至服務貿易,知識產權保護和投資措施,并可能擴大到環境保護。關貿總協定的多邊貿易規則已成為世界各國所普遍接受的共同準則,關貿總協定在國際經濟,貿易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大的作用,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共同成為當代世界經濟的三大支柱。
關貿總協定既是一項含有一整套多邊貿易原則和規則的契約,又是締約方之間相互進行貿易談判的場所。總協定共分四部分,包括三十八條條款。第一部分包含一、二兩條,主要闡述量惠國待遇法律原則及其具體運用;第二條是關稅減讓表。第二部分包含第三條至二十三條,共二十一條,主要是多邊貿易的具體規則。第三部分包含第二十四條至三十五條,共十二條,主要規定了成員國的加入、登記、退出等程序。第四部分共三條,題為貿易與發展主要內容是發展中國家可在多邊貿易體系中與發達國家相比享有差別的,更優惠的待遇。
關貿總協定的基本原則概括起來主要包括:以市場經濟為基礎,自由競爭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國民待遇原則,非歧視原則,關稅保護手段原則,公平貿易原則,一般禁止數量限制原則,互惠原則和透明度原則。
關稅和貿易總協定在四十多年的歷史中,幾經修訂,充實與完善。每當貿易保護主義趨勢高漲的時候,就要舉行一次多邊貿易談判,到目前為止,已是第八輪。關貿總協定第一輪至第五輪談判,主要是就關稅達成協議;第六輪、第七輪,就非關稅壁壘的規范和消除達成了反傾銷、反補貼、政府采購、貿易技術標準、海關估價、許可證手續等六項協議,對世界經濟、貿易以及政治起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進行的第八輪談判――烏拉圭回合,于1986年9月在烏拉圭的埃斯特角城召開,談判的目的是進一步放寬和擴大世界貿易,通過減少和取消關稅、數量限制和其他非關稅措施與壁壘來改善進入市場的條件;加強關貿總協定的作用,改善多邊貿易體制,加強關貿總協定體制對不斷演變的國際經濟環境的適應能力。烏拉圭回合談判內容之廣是歷次談判所不能比擬的,包括關稅、非關稅措施、熱帶產品、自然資源產品、紡織品和服裝、農產品、補貼和反補貼措施,以及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問題與貿易有關的投資措施,服務貿易等十五個議題。
關稅和貿易總協定作為協調國際貿易政策,保持成員國間貿易關系的一項多邊法律協定,將會對世界政治,世界經濟以及國際貿易的發展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最惠國稅率(The Most-favoured-nation Rate of Duty)
某國的來自于其最惠國的進口產品享受的關稅稅率。根據最惠國待遇原則,最惠國稅率一般不得高于現在或將來來自于第三國同類產品所享受的關稅稅率。所謂最惠國待遇原則,是指締結經濟貿易條約協定的一項法律原則,又稱無歧視待遇原則,指締約一方在貿易、航海、關稅、公民的法律地位等方面給予締約國第一方的優惠待遇,最惠國待遇原則的具體規定有四種形式:1)片面的(單方面受惠);2)相互的(雙方受惠);3)有條件的(如第三國為享有優惠已經或將要和作出相應的補償,締約的有關方需作出同樣的補償才能享有這樣特定的優惠);4)無條件的(締約一方將新的優惠提供給第三國時,應自動地,無條件地提供給締約的另一方)。早期,大多采取片面的形式,屬于不平等條約。歐洲國家最先采取無條件的形式,美國最先采取有條件的形式。《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在第一條第一款式規定:“締約國對來自或運往其它國家的產品所給予的利益,優待,特權或豁免,應無條件地給予來自或運往所有其他締約國的相同產品。”即《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締約國之間使用無條件最惠國待遇原則,相互提供無條件最惠國稅率。
*******
優惠差額(Margin of Preference)
系指相同產品的最惠國稅率和優惠稅率的絕對差別,而不是指這些稅率的比例關系,例如:(1)最惠國稅率是從價稅36%,優惠稅率是從價稅24%,則優惠差額是從價稅12%,而不是最惠國稅率的三分之一;(2)如最惠國稅率是從價稅30%,優惠稅率為最惠國稅率的三分之二,則優惠差額為12%,(3)如果最惠國稅率是每公斤2法郎,優惠稅率是每公斤1.5法郎,則優惠差額是每公斤0.5法郎。